三种杀虫剂对海氏桨角蚜小蜂的安全性评价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houhai3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是我国主要的入侵害虫之一,每年都对我国的农业和园林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对该虫的防治还主要依赖于化学防治,然而化学农药的使用不仅使烟粉虱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也带来了严重的生物和环境安全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对烟粉虱天敌产生毒性。海氏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hayati Zolnerowich&Rose是烟粉虱的优势寄生蜂。本研究以该蜂为研究对象,评价了三种防治烟粉虱常用的杀虫剂噻虫嗪、阿维菌素和氟啶虫胺腈对海氏桨角蚜小蜂的安全性,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通过琼脂保湿浸叶法分别测定了噻虫嗪、阿维菌素和氟啶虫胺腈对海氏桨角蚜小蜂蛹和成蜂的室内毒性。三种杀虫剂对海氏桨角蚜小蜂蛹的毒性均为轻微有害。通过风险系数分析发现,噻虫嗪和氟啶虫胺腈对海氏桨角蚜小蜂成蜂具有轻微到中度毒性,阿维菌素对海氏桨角蚜小蜂成蜂安全,三种杀虫剂对海氏桨角蚜小蜂成蜂均具有负向选择性。2.通过组建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研究了噻虫嗪、阿维菌素和氟啶虫胺腈的田间最大推荐浓度对海氏桨角蚜小蜂蛹及F1代寄生蜂的亚致死效应。三种杀虫剂处理寄生蜂蛹后,亲代成蜂寿命及寄主控效均显著降低。其中,噻虫嗪处理后,F1代寄生蜂卵-幼虫期(9.73天)、成蜂前期(16.88天)、产卵期(6.75天)、平均世代历期(19.35天)和雌蜂寿命(6.82天)均显著缩短,而预蛹-蛹期(7.15天)显著延长;单雌产卵量(65.40粒/雌)和净繁殖率(R0)显著降低;F1代寄生蜂对烟粉虱的取食量、寄生量和总致死量均显著降低。阿维菌素处理后,F1代寄生蜂卵-幼虫期(10.21天)显著缩短,预蛹-蛹期(7.90天)和成蜂前期发育时间(18.11天)显著延长;F1代寄生蜂对烟粉虱的取食量和总致死量均显著降低。氟啶虫胺腈处理后,F1代寄生蜂卵-幼虫期(10.26天)缩短,而预蛹-蛹期(7.23天)延长;F1代寄生蜂对寄主烟粉虱的控效无显著影响。总之,噻虫嗪对海氏桨角蚜小蜂蛹的影响最大,其次为阿维菌素,最后为氟啶虫胺腈。3.通过组建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研究了噻虫嗪、阿维菌素和氟啶虫胺腈的亚致死浓度LC20对海氏桨角蚜小蜂成蜂及F1代寄生蜂的亚致死效应。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LC20处理寄生蜂成蜂后,亲代成蜂寿命及寄主控效均显著降低,F1代雌成蜂寿命和产卵期均显著缩短。其中,噻虫嗪处理后,F1代寄生蜂预蛹-蛹期(7.45天)、成蜂前期(17.27天)显著延长;阿维菌素处理后,F1代预蛹-蛹期(7.32天)、成蜂前期(17.48天)、总产卵前期(17.75天)和平均世代历期(20.98天)均显著延长,单雌产卵量(98.16粒/雌)及寄生蜂对寄主烟粉虱的取食量、寄生量和总致死量均显著降低;氟啶虫胺腈处理后,F1代卵-幼虫期(9.74天)和平均世代历期(19.54天)均显著缩短,单雌产卵量(92.69粒/雌)及寄生蜂对寄主烟粉虱的寄生量和总致死量显著降低。总之,与噻虫嗪相比,阿维菌素和氟啶虫胺腈对海氏桨角蚜小蜂成蜂的影响较大。
其他文献
铁氧化物是成土作用的最终产物,是古气候环境演化的良好信息载体,它们的成分结构、组合特征、相态转化和赋存形式等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形成时的沉积环境状况。本文在基于国内
在当前高速发展的经济大环境下,人们对物质层面的要求已获得极大满足,因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局限于对生存的基本需求,开始追求内心精神层面的情感体验。产品类型的多元化
目的:研究镇痛指数(PTi)用于监测胃癌手术患者的疼痛水平和术中伤害性刺激的效能,及其数值变化是否能够反映术中阿片类镇痛药物的抗伤害性感受效应。同时比较PTi、外科容积指
国家电网南京分公司有着完善的生产作业操作制度,变电站线路割接在位于变电站内的作业点进行,且需要对割接作业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录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目的:分析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泌体及其中miRNAs,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外泌体及其中的miRNAs表达与AML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以期找到AML新的分子靶标用于临床诊断和预后评
文章根据农业院校生物工程专业的特点,介绍了如何将"本科生导师制"应用到生物工程专业中,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分别是教师准备实践教学的研究方向,学生查阅文献及拟定实验过程,
目前,随着我国生育率的持续走低,我国人口结构呈现出老龄化和少子化的特征。而在目前全球和我国经济持续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研究经济活动中基础单位——家庭的金融资产配
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正逐渐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形势下,通过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符号,并运用于陶瓷产品创新设计中,对发扬“继承与创新”的设计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新中
甜叶菊是菊科(Compositae)斯台维亚属草本植物,作为一种兼具糖用和药用价值的植物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其主要成分甜菊糖苷(SGs)为混合物,目前已从甜叶菊中分离得到了 18种
随着民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和竹木制浆造纸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技术已经成功应用在脱墨、制浆和漂白过程中。生物技术在竹木制浆造纸领域的应用不仅可以创造经济价值,还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