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传闻作为一种突发、非预期的金融市场现象,常引起上市公司股价的非理性波动,也增加了上市公司在澄清和维护企业形象方面的投入,影响了金融市场效率。已有的针对国内股市传闻效应的研究梳理了我国股市传闻现象的特点,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对传闻效应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然而传闻作为一种典型的言语行为,其话语特征是如何影响投资者的观念,并进而影响投资者行为的问题却囿于研究工具上的缺乏未被学界深入探究。随着近年来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使得从文本层面对传闻效应进行细致考察成为了可能。本文运用手工收集的2014-2017年间我国沪深两市222个上市公司的传闻事件样本,首先采用事件研究法,在验证了传闻效应对我国股市的影响基础上,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炼出传闻可信度、传闻情绪倾向程度以及传闻说服力三个传闻特征,深入剖析了传闻话语特征如何影响和引导投资者的价值判断进而造成涉闻公司股价波动的机制,并分析考察了传闻话语特征对于涉闻公司股价波动的影响情况。通过实证检验,本文首先验证了传闻效应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情况,发现涉闻公司的股价显著受到传闻的影响,且这一影响在传闻当日最为显著。而公司对于传闻的澄清并不能显著拉回股价,出现了“澄而不清”现象,而不同的市场环境也对传闻导致的影响大小具有调节作用。进一步地,本文将传闻话语特征分解为传闻情绪倾向、传闻可信度以及传闻说服力三个维度,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这三者能够显著解释传闻发布当日涉闻公司股价的波动程度。其中,越高的传闻情感倾向引导了市场更为积极的情绪,进而推动涉闻公司股价的上升,而传闻说服力和传闻可信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涉闻公司在传闻发布当日股价的波动情况。本文解构了市场传闻背后的文本话语特征,分析并检验了传闻情感倾向、传闻说服力以及传闻可信度对涉闻公司股价的作用机制及影响情况,为话语显著影响金融事件发展进程这一假说提供了经验性证据。运用跨学科的知识来分析经济学问题近年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本文亦是在此背景下的一次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