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PP、SBP、ET-1、NO、M-CSF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为监测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阻断其发病环节提供临床理论依据。
方法:选择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供241例,男158例,女83例,年龄40~75,(54.33±6.37)岁。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狭窄组(n=135)与非冠脉狭窄组(n=106)。冠脉狭窄组中又以PP水平(<55mmHg,55~65mmHg,≥65mmHg)及病变血管支数(1支、2支、3支)分为不同亚组。比较冠脉狭窄组与非冠脉狭窄组的血压参数、ET-1、NO、M-CSF,以及不同病变支数患者ET-1、N0、M-CSF水平。分析各血压参数与冠脉狭窄发生率的关系,各血压参数、ET-1、NO、M-CSF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以及PP与ET-1、NO、M-CSF的相关性。
结论:脉压、收缩压增高,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发生率增加,冠脉狭窄程度加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脉压、收缩压、内皮素-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呈正相关,与一氧化氮呈负相关。脉压增加与内皮素-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呈正相关,与一氧化氮呈负相关,这可能是脉压增大促进冠状动脉病变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