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社会管理创新的理念以来,“社会管理创新”逐渐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研究讨论的热门话题。面对当前越来越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无论是政府公务人员,还是学术界的理论研究者,都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和层面,探寻符合当前国情实际的创新思路和改革手段。对于行政管理领域的学者来说,在相应的学术研究工作中,围绕社会管理创新开展了大量的学习研究及实践。而各级政府部门,更加频繁关注的一项热点工作,同时,成为了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在我国现行的政府管理体制下,基层政府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一方面,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最终执行者,另一方面,也是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沟通的第一窗口,其地位和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无论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研究有多么完善,如果在政府的执行层面出现问题,实践的效果必然事倍功半,所以,笔者认为探寻政府如何有效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是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探寻一条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路径,就必将成为政府部门在实践工作中考虑的第一道难题。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进入信息时代,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手段和方式也同步在发生变化,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要求,信息化将成为我国今后改革进程的必由之路,而作为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政府,若在管理服务的过程中,未能及时进行信息化手段的及时创新应用,将不仅影响其工作效率,在群众体验感和满意度方面,也将带来消极影响,最终可能导致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质疑。本文首先整合了社会管理创新及电子政务的理论基础,提出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信息化应用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作用。其次,提出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的地位,并探讨电子政务手段在政府管理创新过程中的可行性。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提出本文研究主题的现实基础和适用性。第三,提出在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实践工作中应用电子政务手段的主要方向和具体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