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许多机构先后建立了各自的GIS系统,采集和存储了大量的空间数据。但目前,这些系统大多是相互孤立、互不交融的,空间数据不能直接共享,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大量的空间数据分布在各个部门又为我们提出了在数据更新和维护上的需要。为实现空间数据的共享,充分挖掘空间数据的信息,而且实现数据及时的更新和维护,更重要的是在空间信息综合集成上的需求,就需要建立一个空间数据集成平台,实现对分布式空间数据的集成。 论文研究内容是国家863项目“基于SIG框架的城市(上海)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系统”中的组成部分,研究目标是开发分布式空间数据集成软件,并利用该软件构建基于SIG框架的城市(上海)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系统原型。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重点对以下关键技术进行研究:1) 分布式空间数据的查找,主要是基于元数据的数据查找;2) 分布式空间数据访问;3) 异构空间数据整合;4) 空间数据网络浏览器;5) 平台管理技术,数据安全技术和多用户并发访问技术。 软件由基于元数据的数据查找模块、异构空间数据整合模块、空间数据浏览器模块构成,利用该软件能开发出具有三层结构(分别为客户层、逻辑层和数据层)模式的分布式空间数据集成平台。 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分布式空间数据平台的概念、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第二章详细阐述分布式空间数据集成平台的建设涉及的关键技术;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在本章中深入详尽的介绍了整个平台软件的开发细节,包括平台关键技术解决方案、软件主要的模块构成以及其他提高软件运行效率的手段等;第四章通过应用实例——“基于SIG的城市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系统原型”的开发介绍了在该系统中软件的使用方案。第五章结语,是对论文和软件进行总结,并提出有待完善的方案。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是从底层自主开发了一套分布式空间数据集成软件,利用该软件构建了基于SIG框架的城市(上海)空间信息应用服务平台原型,解决了分布式异构空间数据整合显示及在客户端实现对远端数据的操作等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