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波冲击下液滴形态演化的数值模拟及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am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波冲击下液滴形态的演化问题是可压缩多相界面流动研究中的经典课题,在诸多科技和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背景。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中的典型流场特征,并揭示了相关的流动机理,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  (1)计算研究了竖直壁面对激波冲击液滴动力学过程的影响,发现壁面距离L的变化直接影响反射激波与液滴的作用方式,冲击激波马赫数MS的增大会使得流动特征更为明显,液滴的变形也更为复杂。通过对四种典型算例中壁面峰值压力的监测,发现其最大值总是对应于第二极值,且均出现在对称轴附近,这一结果对于实际工程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研究结果表明,液滴运动总是先靠近壁面,然后远离壁面,在这个过程中不会与壁面相撞。  (2)计算研究了液滴形状对激波冲击液滴运动变形的影响,发现对于不同形状的椭圆液滴,只有增大激波强度MS,才会使波系结构出现明显差异。轴长比e和MS的改变均会对长形椭圆液滴的变形过程产生显著影响,形成分别由剪切作用和冲击作用主导的两种不同变形模态Ⅰ和Ⅱ;研究还表明液滴的流向变形率主要依赖于MS,受e影响较小。另外,液滴的质心速度会随着e的减小而增大,且其阻力系数Cd因尾迹脱涡的影响而发生剧烈的抖动,但在变形早期会稳定在0.9左右。
其他文献
由于可再生能源在供电过程中的随机性及间歇性,储能技术能使得可再生资源的随机性及间歇性变的可调可控,有助于提高电网电能的质量、安全及稳定性、减少电能损耗、实现削峰填
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都在加大对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投入。新能源发电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件就是并网逆变器,因为太阳能和风能转化成电能后必须通过并网逆
近年来,随着船舶工业的发展,船舶电网的规模不断扩大而且用电设备数量和种类繁多,各种非线性负荷、冲击性负荷以及电力系统故障对船舶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均产生严重影响。如
本文介绍的自主研发的新型轻质等离子体传导式避雷索作为浮空器上新型的雷电防护装置,目前缺少对其雷电防护特性的试验研究。本论文的目的是通过对避雷索的雷电防护特性进行
近些年来,变流装置及可控硅整流电源等电力设备在钢铁企业供配电系统中的大量使用,以及电炉等大量具有冲击性负荷不断投入电网,大大增加了供配电系统中的非线性负荷,会对电网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清洁能源应用形式,提高光伏发电的渗透率是未来长期的非化石能源的发展目标。光伏发电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其输出功率具有波动性,间歇
提高飞机的总体性能,减小其自身结构重量是飞行器设计中追求的目标。质量的减小可能意味着柔性的增加,伴随而来的问题却是气动弹性的负面效应,如机翼颤振。因此,颤振计算是飞行器
同步相量测量系统(PMU)作为广域测量系统(WAMS)的核心,负责对电网各枢纽点的电压、电流相量进行准确测量,从而实现电网动态运行状态的实时精准预测。本文针对国内外普遍关心的PMU动态精度问题,本文首先归纳了同步相量测量系统的框架和实际电力系统稳态和动态情况的信号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即电流互感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模拟低通滤波器和递推离散傅立叶算法在系统稳态和动态情况下对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