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蛾免疫相关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与小菜蛾对Cry1Ac抗性的关系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bi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最早被报道在田间对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Cry毒素产生抗药性的害虫,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分布范围极广,对十字花科蔬菜及油料作物危害很大。以往对小菜蛾Bt抗性的研究通常集中于肠道中的受体,但Bt制剂无论是其毒蛋白,或是菌体,在进入小菜蛾体内后,均属于外源异物,均可能会引起小菜蛾免疫系统的反应,小菜蛾对Bt的抗性是否与其免疫系统有关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在昆虫的免疫系统信号通路中,其上游的肽聚糖识别蛋白(Peptidoglycan recognition proteins,PGRPs)基因及下游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s,AMPs)基因在昆虫对抗外源异物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克隆了部分小菜蛾PGRPs基因及AMPs基因,将其进行重组原核表达后饲喂小菜蛾幼虫,通过死亡率及相关的生物学特性,探索其重组蛋白是否影响小菜蛾对Bt的抗性。所得到的相关结果如下:1、本研究发现小菜蛾Cry1Ac敏感品系及Cry1Ac抗性品系中PxPGRP1基因存在大量碱基突变,同时这些突变也导致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敏感品系中存在8种CDS(Coding sequence)序列,不同序列间存在56个碱基突变位点;对应编码7种氨基酸序列,各肽链间在PGRP Domain存在8处氨基酸突变位点,其中一条肽链由于碱基突变导致翻译提前结束,并不具备完整的PGRP Domain。在抗性品系中存在5种CDS序列,序列间存在35个碱基突变位点,其中一条CDS的第382位碱基后存在一处6碱基(TTACAG)插入;对应编码4种氨基酸序列,各肽链间在PGRP Domain存在7处氨基酸突变位点,其中一条肽链的PGRP Domain中存在一处2氨基酸(VT)插入。由于PGRP Domain区域存在大量突变,因此不同序列表达的PxPGRP1在小菜蛾免疫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可能会有差异。2、首次克隆了小菜蛾PxPGRP3基因全长CDS(903bp),编码30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3.5 k Da,等电点为7.38,该肽链无信号肽区域,但第92~114位氨基酸为跨膜区域,1~91位氨基酸位于膜内,115~300位氨基酸位于膜外;在150~278位氨基酸具有一个PGRP Domain,同时也是一个N-乙酰胞壁酰-L-丙氨酸酰胺酶保守结构域(N-acetylmuramoyl-L-alanine amidase,Amidase-2),属于PGRP-LF基因家族。3、克隆了小菜蛾Cry1Ac敏感品系、Cry1Ac抗性品系及田间种群中的Px Defensin(Px Def)及Px Moricin(Px Mor)基因:Px Def CDS全长360bp,编码119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3.5 k Da,等电点为4.45;Px Mor CDS全长198bp,编码65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9k Da,等电点为12.01。克隆了小菜蛾Cry1Ac敏感品系中的Px Cecropin(Px Cec)基因:CDS全长198bp,编码65个氨基酸,分子量为7.1k Da,等电点为12.03。尽管这些基因在不同种群(品系)间或品系内存在碱基突变,但这些突变并没有导致氨基酸序列改变或仅在对应肽链的信号肽区域有1~2个氨基酸改变,并不影响对应成熟肽的功能。4、通过预测发现PxPGRP1、PxPGRP2及PxPGRP3的PGRP Domain部分具有相似的空间结构,且与其它已确定空间结构的PGRP蛋白相似,其中PxPGRP2具有酰胺酶活性。预测了Px Def、Px Mor及Px Cec的空间结构,分别具有典型的昆虫Defensin、Moricin及Cecropin特征。5、成功对PxPGRP2、PxPGRP3、Px Def、Px Mor及Px Cec进行了原核表达,收集到纯化的PxPGRP2、Px Def、Px Mor及Px Cec的可溶性原核表达蛋白。将所获得的蛋白与Cry1Ac毒素混合后饲喂小菜蛾3龄幼虫,发现:在无Cry1Ac毒素时,Px Def、Px Mor及Px Cec的原核表达蛋白对小菜蛾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即死亡率显著低于空载对照,化蛹率较空载对照高,蛹重、成虫寿命等均显著高于空载对照);在有Cry1Ac毒素时,Px Def、Px Mor及Px Cec对死亡率无显著影响,而PxPGRP2却能显著提高死亡率。综上所述,PxPGRP1基因具有丰富的多态性,这可能与小菜蛾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有关;PxPGRP3为一个膜蛋白,并非像很多PGRPs一样被分泌在胞外起作用,且属于PGRP-LF家族,可能对IMD免疫信号途径有下调作用;Px Def、Px Mor及Px Cec对小菜蛾Bt抗性并无显著影响,但在应对外界复杂的微生物环境时对小菜蛾有显著的保护作用;PxPGRP2的表达蛋白可显著提高Cry1Ac毒素的杀虫活性。本研究为解释小菜蛾对Bt的抗性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及证据,为开发以免疫基因为靶标的增效剂奠定理论基础,为应用免疫系统来防控害虫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伏马毒素(Fums)是一种常见的霉菌毒素,主要污染玉米、小麦、大豆等粮食作物以及粮食加工产品,对畜禽养殖和人类健康造成很大威胁。Fums类型繁多,其中伏马毒素B1(FB1)污染最广泛,毒性最大,因此FB1成为Fums研究的热点。FB1能危害多种动物,引起猪的主要症状是肺水肿,水肿液最先出现在血管周围,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还不清楚。本文以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SUVECs)为研究对象,研究FB1对SUV
冠突散囊菌是茯砖茶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种,可作为产生多种胞外酶(多酚氧化酶、果胶酶、纤维素酶、蛋白酶等)、胞外多糖和色素等的生产菌株。黑色素是一种多功能的生物聚合物,它是由动物、植物微生物中的酚类或吲哚化合物氧化聚合而成。黑色素具有抗氧化、抗紫外线辐射、抗增殖、清除人体内过多的自由基、调节免疫等多种功能,其在工业、农业、医药等方面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冠突散囊菌生长时会代谢产生大量的色素物质,其主要
本试验通过研究在妊娠后期及哺乳期饲粮中添加酵母水解物对母猪繁殖性能、母源性免疫传递及粪便微生物的影响,旨在为酵母水解物在“母子一体化”的营养及免疫调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选取体况良好,胎次、背膘厚和分娩日龄相近的妊娠后期(妊娠85~90 d)丹系长白母猪24头,随机分为两个处理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日粮上添加5 kg/t酵母水解物的试验饲粮。记录母猪
五彩湘茶区域品牌能驱动湖南茶产业发展,对于推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价值。目前五彩湘茶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品牌打造、消费者感知等方面,而政府及行业协会等管理主体的行为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针对五彩湘茶生命周期识别,现有的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系统判断,导致管理主体对于产业发展规划和管理措施的制定存在较大难度。基于上述问题,本研究系统分析了五彩湘茶的管理模式,结合产业生命周期识别为
学位
目的:通过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特征图谱、色度值,比较白芍与炒白芍的差异。方法:采用UPLC建立白芍药材与炒白芍的特征图谱,并采用Simca 14.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采用色差仪获取白芍药材与炒白芍的色度值(L*、a*、b*),获取色差范围。结果:白芍药材的UPLC特征图谱共标定15个共有峰,炒白芍的UPLC特征图谱共标定17个共有峰
槟榔作为“四大南药”之一,具有杀虫、灭螺、抗抑郁、抗氧化、抗疲劳等药理作用,而今广为嗜好性消费品。在我国,海南省为槟榔原果的主要产地,湖南省为槟榔的主要加工地和消费区域。海南省由于处于热带边缘,日照充足、温度适宜、降水充沛,而天然的大温室正是槟榔滋生霉菌的大本营,同时湖南省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也经常出现槟榔霉变及槟榔中真菌毒素超标的事件。在保质期内的槟榔霉变、真菌毒素超标不仅给药用槟榔和食用槟
本研究以油用牡丹‘凤丹’籽粒为材料,分别以4种贮藏方法(室温散装A、室温真空包装B、4℃散装C、-20℃散装D)对籽粒进行采后贮藏,贮藏时间12个月,通过测定贮藏期间每个月籽粒的生理指标,出油率及籽油的品质,脂肪酸成分,对比不同贮藏方法效果,确定适宜‘凤丹’籽粒采后贮藏环境。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比较4种贮藏方法下籽粒生理活性随贮藏时间的变化,贮藏效果最好依次为:B>D>C>A。(2)
学位
现代烟草种植高度依赖设施农业,新材料的运用是设施农业的支持,本研究运用材料制备的手段获得发光材料及生物炭材料,并将其运用于烟草育苗和种植过程,以此提升烟苗素质、烟叶品质,并最终提高烟草种植的技术水平。近年来烟草种植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烟叶品质的下降,主要体现在烟草种植的两个关键时期:首先是烟草的育苗时期,中南地区烟草育苗在每年的12月到下一年的2月,这段时间正值冬季,气温低、阴雨连绵,常常会造成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