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c通路在内毒素促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lx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近年研究表明,细胞凋亡是导致肝脏损伤的一个重要细胞机制之一,内毒素血症作为肝衰竭的第二次打击,在肝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线粒体释放的第二种Caspase激活物smac是2000年发现的一种促凋亡分子。它正常时位于线粒体膜间间隙,在凋亡诱导因子的作用下,可释放入胞浆,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结合并解除其对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从而使Caspase9和Caspase3活性增强,促进细胞凋亡发生。本实验采用D-氨基半乳糖氨建立大鼠肝衰竭模型和体外LPS刺激L02肝细胞,探讨促凋亡蛋白smac从线粒体释放及对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性的影响,为肝衰竭内毒素血症防治措施提供新的思路。【实验材料和方法】一.细胞培养L02传代肝细胞株由我校肝病研究所提供,肝细胞培养在含有10%小牛血清高糖的DMEM培养基中,于37℃,5%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每隔3-4天对细胞进行传代,分别培养在六孔板中,100ug/ml LPS分别刺激4 h、8 h、16 h、24 h,收集各组的肝细胞进行检测。二.动物模型采用D-GaLN诱导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24只wistar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组Ⅰ: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组Ⅱ:100mg/kg D-GaLN模型组,组Ⅲ:200mg/kg D-GaLN模型组,组Ⅳ:300mg/kg D-GaLN模型组。三.标本采集和处理于腹腔注射D-GaLN后24小时,采用6%的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在无菌条件下分离出股静脉,切除股静脉并用肝素抗凝管取全血,低温离心取血清,并取肝脏组织,置于液氮中速冻,分别于—70℃保存待测。四.实验方法1.Hoechst和吖啶橙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L02细胞凋亡。2.流式分析仪检测L02细胞凋亡。3.流式分析仪检测Smac在L02肝细胞膜的表达。4.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mac和Caspase9的L02肝细胞的表达。5.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L02肝细胞Caspase3活性。6.L02肝细胞线粒体与胞浆分离。7.Western blotting分析L02肝细胞线粒体上smac和细胞中Caspase9的表达。8.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和总蛋白的水平。9.采用HE染色检测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10.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mac在大鼠肝组织的表达。11.采用鲎试剂基质显色法检测大鼠的血清内毒素水平。12.大鼠肝组织线粒体与胞浆分离。13.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大鼠肝组织Caspase3活性。14.Western blotting分析大鼠肝组织线粒体smac和细胞中Caspase9的表达。五.统计学分析方法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实验数据均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荧光显微镜下检测,Hoechst和吖啶橙染色显示L02凋亡细胞细胞核呈致密均匀蓝颜色和绿色荧光。2.正常对照组凋亡率0.30±0.10%,LPS刺激4 h、8 h、16 h、24 h后凋亡率分别2.30±0.45%、4.00±0.89%、6.20±1.17%、18.20±2.26%,呈进行性增高(P<0.01),24 h期间达到一个凋亡高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正常对照组Smac表达为0.77±0.14%,LPS刺激4 h、8 h、16 h、24h后Smac在肝细胞膜的表达1.73±0.78%、2.84±0.56%、3.72±1.26%、8.66±1.93%,呈进行性增高(P<0.05),呈现出时间依赖性。4.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别观察Smac和Caspase9在L02肝细胞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检测smac和Caspase9结果:smac蛋白和Caspase9蛋白表达阳性,主要定位在胞浆中,呈棕黄色颗粒。Smac和Caspase9蛋白随着LPS刺激时间的增长表达率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刺激组Smac和Caspase9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5.在给予LPS刺激4个小时水平变化不是很明显,只有轻度的升高。而在8h、16h、24h刺激组Caspase3活性显著增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Western blot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经过LPS处理4 h、8 h、16 h、24 h后细胞线粒体中Smac的表达量是逐渐降低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意义(P<0.05)。相反,在细胞中caspase9表达量却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意义(P<0.05)。7.肝衰竭模型肝组织HE染色未见正常的肝小叶,肝细胞混浊肿胀,并见散在大片坏死,汇管区炎症严重,可见汇管区周围出现大块坏死带。正常组肝组织结构正常。8.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smac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可见smac蛋白在胞浆中呈溶解状棕黄色表达。模型组相对于对照组明显升高。9.组Ⅱ血清ALT水平仅轻度增高,组Ⅲ和组Ⅳ显著增高,其中组Ⅳ高于组Ⅲ。且血清总胆红素随着D-GaLN的剂量的增大而升高,其中组Ⅳ明显升高(P<0.05),但各组血清总蛋白正常,比较无差异(P>0.05)。10.组Ⅰ大鼠体内未形成内毒素血症,组Ⅱ、组Ⅲ、组Ⅳ大鼠检测出明显的内毒素血症,且随着D-GaLN的剂量的增大内毒素血症的水平逐渐增高。与组Ⅰ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1.caspase3活性在组Ⅱ轻度升高,与组Ⅰ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Ⅲ、组Ⅳ水平明显升高,且随着D-GaLN的剂量的增大caspase3活性逐渐增高,与组Ⅰ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12.Western blot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经过D-GaLN诱导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后,随着D-GaLN剂量的增加,细胞线粒体中Smac的表达量是逐渐降低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意义(P<0.05)。相反,在细胞中caspase9表达量却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促凋亡蛋白smac在肝细胞存在高表达现象,体外实验中证明,内毒素可以直接促进人肝细胞的凋亡,其促进凋亡的通路可能包括了smac通路。并且内毒素可能可以促进smac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膜参与凋亡,而不仅是释放到胞浆。在肝衰竭模型实验中,单用D-GalN建立大鼠肝衰竭模型,证明D-GalN可以引发大鼠肝衰竭,出现明显的内毒素血症,随着内毒素水平的升高,可以促进smac从线粒体释放出胞浆进一步激活下游启动酶caspase9和效应酶caspase3,更加证明内毒素引发凋亡可能与smac通路有关。总之,线粒体信号通路在内毒素所致的肝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Smac从线粒体向胞浆和胞膜释放,并活化其下游通路caspase9和caspase3有关。
其他文献
某高架桥互通匝道共设计三联10.2m宽钢箱梁,共长235m,为下穿既有高架形式。既有现浇箱梁底部与设计钢箱梁匝道桥净空仅为6m,无法采用传统汽车吊吊装。该技术详细分析了低净空
目的:构建含全长HMGB1及HMGB1 A盒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并分离纯化出相应的蛋白。方法:从正常小鼠肝脏中提取总RNA为模板,设计2对引物,经PCR转录出全长HMGB1及HMGB1-A盒基因
1994年9月21日,著名的体育教学法专家西德科隆体院教授海格尔在上海观摩了该市市北中学由曹志明老师执教的一节初一女生班体育课后,兴致勃勃地说:“来中国已经多次,这是我所
期刊
经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国家标准《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将于2011年1月1日实施,全国1.4万余家星级饭店将同时开展饭店星级评定与复核工作。
本文分析了对低效井形成的不同原因所进行的综合治理,对油井端采取补孔、放大生产压差、大修等措施,以及对水井端采取注水调整、措施增注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减缓自然递减和综合
由于中铁建公司所辖高速公路分散在全国多个省份,导致日常养护管理工作面临诸多难题。基于此,中铁建公司联合南京道润科技公司研发了高速公路日常养护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
近年来,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一直是共同关注的焦点,随着有效的抑酸药物和便携式pH测试仪的出现,逐渐意识到胃食管反流(g
近些年来,大学生心理疾患日趋增多,由此造成的休学、留级、退学甚至自杀时有发生。Glass曾做过如下推测,观察行为A型被试者的作业水平,预料A型被试在不可控环境下的作业水平将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