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宗教暴力为切入点,以文本细读为基础,结合女性主义关于天主教批评的相关理论,对希尼的代表性诗歌进行整体性研究,探讨诗人笔下宗教暴力的呈现方式,对女性的影响以及暴力下女性的反抗,以期更好地理解希尼的创作思想和人文关怀,并为希尼诗歌研究提供一种全新的女性主义视角。女性主义认为,宗教本质上是父权制的,维护着男性的统治。在父权制体制下,天主教的核心教义《圣经》充满了男性中心意识形态,其圣母等形象压抑着女性的精神和自我意识。同时,女性主义指出,父权制文本《圣经》为宗教传统对女性的各种精神和身体暴力提供合理的辩护,使男性对女性的暴力合法化。为了消解宗教对女性的各种精神压制和身体暴力,女性主义强烈批判男性中心的《圣经》及宗教传统对女性的暴力,提倡解构男女之间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和等级制度,颠覆传统的充满父权制意识形态的女性形象,重塑女性形象,从根本上颠覆滋生暴力的父权制结构及男性中心意识形态。希尼是一个伟大的爱尔兰诗人,他有着强烈的女性关怀意识,致力于揭露和批判传统的天主教文化和习俗下的黑暗暴力。因此,基于女性主义对天主教的批判,本文重点研究希尼诗歌中宗教对女性的精神和身体暴力以及女性的反抗。通过研究,作者发现在希尼笔下,许多女性始终处在有形或无形的宗教暴力的包围之中。她们承受着传统宗教文化的精神暴力,压抑着自己的内心思想和精神,过着卑微顺从的日子;同时,传统的宗教文化和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为男性对女性的暴力提供了合理的辩护,使女性沦为男性身体暴力的受害者,严重损害了女性的身心健康。作为诗人,希尼用自己“矮墩墩的笔”不断地挖掘黑暗的宗教精神和身体暴力,一次次展现女性在黑暗中的生存困境。另一方面,在宗教文化和男权统治下,女性在反抗暴力的过程中无奈地成为了暴力的实施者,具体表现为对他人的暴力以及对自己的暴力。作者认为,暴力下女性的无奈的反抗是希尼“让黑暗发出回声”的努力,体现了诗人强烈的女性关怀意识。在诗人的努力下,女性的反抗得以传递到现实社会,让人们倾听来自黑暗中的女性的回声。通过挖掘黑暗的宗教暴力下女性的生存困境及反抗,希尼对当时所处的暴力环境做出了回应,指出女性的反抗是一种无奈且消极的反抗,是宗教暴力下的极端产物,因为女性是宗教和男权暴力下的最终受害者。综合上述分析,作者认为,身处当时特殊的北爱尔兰政治环境,希尼对黑暗的宗教暴力的不断挖掘是诗人表达女性关怀的重要途径。通过一次次地挖掘黑暗的宗教暴力下女性的悲惨困境,他揭露了女性遭受宗教精神和身体暴力的社会文化根源,批判了宗教和男权暴力对女性身体和精神的双重伤害。同时,通过让黑暗中的女性发出回声,女性的无奈的反抗得以传递到当时社会,呼吁人们反思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