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国家”与“碎社会”:我国难点村的治理困境——基于豫南二个难点村的个案分析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mkgsz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就是通过运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南省固始县二个典型的难点村进行实证调研,得出难点村虽然难处各异,但其核心的一致因为都在于两个方面:我国国家能力的脆弱和社会状态的碎片化,这成为我国难点村治理的共同困境。希望通过本文完成三个研究目标:(1)、我国难点村的界定及表现形式;(2)、我国难点村出现的因为;(3)、提供我国难点村治理的理论依据及相关对策。   论文在第一章讨论了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并讨论了我国难点村的治理现状。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讲述了干群关系紧张的中闸村与经济弱势的董营村这两种不同类型的难点村的村庄概况,村庄的治理难题,难以治理的困境以及“脆国家”与“碎社会”怎么导致这种困境的出现的。第四章重点讨论我国“脆国家”与“碎社会”形成的基本因为以及目前我国“脆国家”与“碎社会”的状态及这种“脆”和“碎”的状态如何影响我国村治理的从而产生不同类型难点村的。第五章主要是对以上研究的概括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方面要加强国家的基础性权力,另一方面整合碎片化的社会的治理难点村的基本对策。   本文是首先分析中闸村和董营村这两种不同类型难点村的治理困境是由“脆国家”与“碎社会”造成的,然后再分析我国六种不同类型难点村治理困境都是基于同样的因为。本文的创新之处把难点村的治理没有孤立看待,不只是关注其出现的具体难题,而是将其放在国家与社会的框架中去分析,针对难点村治理困境给予一个统一的理论解释,这样才能够提出治理“难点村”问题的有价值的对策及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自治的进程,民间社会也开始沿着民主与法治的社会发展方向,出现民间法与国家正式法律制度的交互作用的现象,引发诸多学者的关注,研究涉及的领域颇为广泛。山东大学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