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依托型社会工作组织资源获取行动策略演化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engwujiu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获取行动是社会组织在资源困境下实现自身成长的关键,不仅系关社会组织的自身能力建设,而且关乎社会服务能力和服务体系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对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公共服务购买的推行以及公共服务系统的建构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社会组织是如何获取资源以实现自身孵化与成长,什么因素影响了社会组织的资源获取行动,社会组织又是依托什么要素辅助资源获取行动的开展等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在上述问题的启发与延伸之下,立足资源依赖理论,借助行动者系统组织理论的视角,结合创业过程模型的三大要素构建了“资源机会—资源需求—资源行动—团队建设”的资源行动分析框架。在对高校依托型社会工作组织进行长达两年跟踪的基础上,采取案例研究方法,选择广州市B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B机构成长历程的回顾与梳理,描绘了一幅聚焦于其资源获取行动的整体画卷,详尽展现B机构资源整合的真实故事和行动策略的演化历程。通过案例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高校依托型社会工作组织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组织制度改革和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策推行共同催生的产物,也是高等院校在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背景下开展积极探索的结果。第二,由政策导向和组织市场运营情况等所构成的资源机会对高校依托型社会工作组织资源获取行动形成多重约束。高校依托型社会工作组织的成长和资源获取与政策导向演变息息相关,政府的权力让渡拓宽社会组织生存的合法性空间,社会治理创新探索以及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策推行开启了社会组织的发展新阶段。第三,积极回应政府需求以构筑良好政社关系是高校依托型社会工作组织资源获取行动的根本策略。资源获取行动是以团队建设为支撑基础并在资源机会、资源需求等约束下的动态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伴随着目标资源的不同而演变成丰富具体的行动。第四,在高校依托型社会工作组织成长过程中,内外结合的团队建设历程,为其资源行动实践提供坚实的团队建设保障基础。一方面,通过吸引和外购等方式进行人员吸纳,建立以及壮大组织团队,不断努力构筑覆盖范围广、层次立体以及专业水平高的人力资源网络。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人员培育,通过鼓励员工个人学习以及开展系统化团队学习等方式,扎实推进组织学习进程。第五,平等的伙伴式政社关系固然是社会发展的理想追求,与此同时现实中被扭曲的伙计关系亦是现阶段高校依托型社会工作组织谋求自身成长的无奈之举。
其他文献
本文在研究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基础上,对世界著名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波特兰进行了介绍和研究,分析了波特兰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成就,并结合我国国情归纳总结了波特
文章从表象训练法在高职院校武术套路教学中的运用意义出发,根据教学程序,对相应的运用途径以及在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究,以提高高职院校武术套路教学质量。
刑事申诉作为司法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最后一道关口,对于维护申诉人合法权益、恢复被损害的社会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许多刑事
《物权法》确立了不动产登记制度,同时规定了登记机关发生登记错误该承担的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要先行赔偿。虽然《物权法》颁布实施以来各地登记机关对此多有探讨,但实践中
房屋登记簿是指房屋登记机构记载的房屋自然状况、权利状况以及其他依法登记事项的专用簿册。《物权法》、《房屋登记办法》确立了“房屋登记簿”制度,并赋予登记簿至高的法定
<正>城市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管是世界范围内,还是中国,城市化均已取得巨大成就。2008年,超过一半的世界人口在城市中生活。2011年,我国
40多年精心打造的品牌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的刊物为了方便作者投稿,现将要求说明如下:(1)论文(含图)请不要超过7 000字,请用电脑打印,附加盖公章的单位保密审查证明原件。来稿文责自负,要求有新发现、新数据或新见解;应重点突出、数据可靠。所有文章(包括中英文关键词、摘要、参考文献、文内表图、单位、署名等)请邮寄到编辑部,并将电子文档(请用txt、doc及pdf格式)发至:batterie@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