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化学法制备钛酸钾晶须的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kent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酸钾晶须是一族性能十分优异的合成纤维,通常用K2O·nTiO2(n=1,2,4,6,8)表示其组成。目前,工业生产钛酸钾晶须的方法是固相烧结法,其主要缺点是能耗高、工艺复杂以及晶须产品质量难以控制等;而现有水热法制备钛酸钾晶须的主要问题是压力较高、危险性大或不能一步合成六钛酸钾晶须。本文分别在常压和较低的水热反应压力下研究了钛酸钾晶须的制备方法,表征了所得的产品,并对水热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常压下、高浓度氢氧化钾溶液中难以直接获得高质量的钛酸钾晶须。为获得六钛酸钾晶须,首先需在溶液中制备其前驱体,然后辅以烧结处理工序。与烧结法相比,在高浓KOH水溶液中制备的前驱体可在较低的温度(550℃)下转化为六钛酸钾。研究发现,制备条件对前驱体的种类、结晶度和形貌有明显的影响,从而影响了六钛酸钾的形貌和产率。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前驱体的制备条件来控制最终产物形貌和产率。在水热环境下,系统考察了钛源以及反应条件等对水热反应进程、产物物相以及晶须形貌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偏钛酸、锐钛型TiO2和金红石型TiO2与KOH反应的活性依次递减。但当以偏钛酸为钛源时,难以获得高质量的钛酸钾晶须。而以锐钛型TiO2为钛源时,可以直接获得长约10~20um、直径约为200~700nm的高品质的六钛酸钾晶须。研究发现,初始KOH浓度、钾钛比、保温温度和时间以及降温制度等均显著影响了六钛酸钾晶须的质量。获得了制备六钛酸钾晶须的优化条件:初始KOH浓度为10%(Wt%),K2O/TiO2摩尔比5,保温温度为300℃,保温时间为5h,采用随炉冷却方式降温等。在该水热反应过程中压力在~80atm,所得六钛酸钾为单斜晶体结构,分子式为K2Ti6O13·0.85H2O,晶须沿[110]方向生长。初步探讨了优化条件下水热合成钛酸钾晶须的机理。可以认为,当水热反应升温至250℃以前主要是锐钛型TiO2微粒的溶解反应过程,在从250℃升温至300℃期间主要是TiO2溶解反应与钛酸钾结晶的耦合过程,在300℃下的保温过程则主要是六钛酸钾的结晶与重结晶过程,而随炉冷却主要是溶解的钛酸钾的继续结晶过程。本文提出的水热法工艺流程简单、反应条件较温和、能耗低、晶须质量易于控制,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正>溺水是指人淹没于水中,水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同时可引起喉、支气管反射性痉挛、声门关闭及水中污泥、杂草堵塞呼吸道,从而导致肺的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并窒息。溺水后,机体
职业锚是个体关于职业的自我观念,可看作是个体稳定的职业倾向。目前国内外对职业锚的研究屈指可数,对教师群体职业锚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本研究是基于施恩职业锚理论开展的对中
鹤峰大五号是鹤峰县走马镇烟农从长年栽植的白肋烟品种B37变异株中选育而成的白肋烟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鹤峰大五号田间生长整齐一致,植株筒型,自然株高220 cm,总叶数31~42
个体在面对重大压力事件时,哪些因素可以使他们成功应对,一直是研究者们关心的课题。韧性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很多研究者认为韧性可以帮助个体成功应对压力事件,因此了解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妇手术前后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行剖宫产术的单胎妊娠产妇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
目的:探讨儿童胫骨远端骨骺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1995年~2003年6月共收治儿童胫骨远端骨骺损伤19例,其中男16例,女3例.平均年龄8.4(4.5~14)岁.根据Salter-Harris分型标准,Ⅰ型6
[目的]通过探讨81例人工气道病人使用呼吸机时的气道护理,明确气道护理操作的重要性。[方法]对81例人工气道使用呼吸机病人气道护理的管道固定、湿化、吸痰等规范操作。[结果
聚丙烯(PP)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在注塑、挤出、吹塑等生产中应用广泛。但其缺口冲击性能差,制约了使用范围。本论文研究了不同α和β成核剂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重点研究稀土β成
目的: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病原学及临床特征,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对5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患儿的病原学、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降低大面积烧伤病人疼痛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大面积烧伤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实施常规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