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运用320排CT门静脉系统三维成像技术,探讨该技术对门静脉高压症(PHT)术前诊断、评估病情及制定手术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43例确诊为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320排容积CT检查,并以正常成人43例作为对照组。扫描范围为食管下段至双侧髂嵴水平,使用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约80ml。对所采集的门静脉原始数据进行1.0mm薄层重建,重建间隔0.5mm,重建方法包括容积再现技术(VR)、最大强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建(MPR),分别显示门静脉主干及其主要属支和侧支血管,并由两位有经验医师分别测量门静脉主干、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胃左静脉管径。测量数据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组门静脉主干及5级以上分支显示率100%。对照组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症者中,3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静脉曲张,其门静脉主干及其分支、脾静脉明显增粗,可显示3-4级分支,部分患者门静脉主干和/或分支内合并有血栓或癌栓形成;胰腺肿瘤所致门静脉高压症者均为局限性门静脉高压。门静脉海绵状变性患者正常门脉系统结构消失,在门静脉走形方向可见扩张、迂曲的侧支静脉形成。病例组门脉高压患者,其门脉主干、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胃左静脉直接分别为15.5±2.05、12.8±1.23、11.3±1.46、5.7±1.05,明显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有脾-肾静脉/胃-肾静脉分流患者门脉主干直径约12.6±1.98,无分流者直径约14.9±2.11,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分流的存在对门静脉直径有影响。门静脉高压时侧支循环途径较多,其中胃左静脉曲张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比例最多,分别达74.41%、81.39%。26例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胃镜检查,其中21例证实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证明320排容积CT与胃镜在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方面有高度一致性。结论:320排容积CT门静脉系统血管三维成像,能够清晰、准确、全面的显示门静脉及其侧支循环的改变情况,为评估其病变程度提供可靠的临床信息,对于术前了解门静脉系统的病理解剖结构,评估手术的可行性及手术方式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