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画书阅读是儿童早期阅读教育中的重要活动,其对儿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意义。图画书是一种图文共同叙事的阅读文本。对儿童而言,阅读图画比阅读文字更重要。但对有关儿童如何读图的相关文献梳理发现,目前国内外对其的实证性、系统性研究极少。本研究主要选取了 4-6岁各年段30名汉族儿童共90名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特征的六本图画故事书为研究材料,从儿童图画书自主阅读过程中的图像视觉语法特征,4-6岁三个年段儿童读图的视觉成长特点以及图画设计意义的理解特征等三大方面展开研究。研究采用阅读中的眼动追踪技术、阅读后的故事讲述、图片排序、页面重构、图像分类、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对儿童图画书阅读过程中的图画阅读视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儿童图画书阅读中体现着视觉设计语法的一般性功能,4-6岁儿童具有捕捉图画书图画设计意图的视觉能力。具体表现为,在叙事表征图画阅读过程中,儿童对叙事行为过程中的行为者图像,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图像关注程度显著高于行为者所指向的目标图像和反应者图像;在图画构成设计中,儿童对左右、顶底、中边三种位置构成的图画阅读中,表现出右边图画注视显著高于左边,顶部注视显著高于底部,中心注视显著高于边缘的位置视觉特征。在图画凸显构成设计中,儿童对面积大、暖色调的图像注视程度显著高于面积小、冷色调的图像;在图画互动设计中,儿童对图像动作与眼神设计中的需求图像注视程度显著高于提供图像的注视。儿童对不同焦距设计图像的注视表现出显著的近焦>中焦>远焦的视觉特征。儿童对水平视角设计图像的注视表现出正向和侧向的关注度显著高于背向的视觉特征;儿童对垂直视角设计图像的注视表现为显著的仰视>平视>俯视的视觉特征。对4-6岁三个年龄段儿童图画书阅读过程中的图画视觉成长特点研究表明,总体上,视觉注视水平基本一致。但表现出视觉阅读发展过程中的转折性特点。在三种视觉设计中,儿童对叙事表征图像的视觉搜索过程中,三个年龄段儿童视觉搜索规律较为一致,即以图画主角为中心,逐渐向主角左右两端展开搜索的注视特点。越靠近主角区域的表征物,儿童的注视程度越高,越远离的表征物,受关注程度越低。儿童阅读是以主角(或行为者)为中心展开,并不是按从左到右的位置顺序阅读。阅读过程中,4岁、5岁儿童视觉搜索特点一致,表现为行为区>目标区>文字区>非目标区的视觉搜索特点。而6岁儿童表现出行为区>文字区>目标区>非目标区的视觉成长特点。此外,在连续页面阅读过程中,随着页面阅读进程的推进,三个年龄段儿童都表现出整个视觉注视程度逐渐降低的趋势;对4-6岁儿童图画书阅读中各种构成形式的视觉注视研究表明,除冷暖色彩凸显构成中,三个年龄段儿童表现出冷色的注视程度高于暖色外,在左右、中边、顶底位置构成和大小凸显构成中,三个年龄段都体现出构成语法的一般性构成意义,即右边高于左边,中心大于边缘,顶部高于低部,大图像优于小图像的注视特征。但在各种构成关系图像的阅读中,4-6岁儿童之间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注视差异,年龄主效应不显著,三个年龄段儿童对构成设计中的图画视觉注视整体水平比较接近。但研究从另一个侧面发现,4-6岁儿童在各种构成形式图画阅读中,存在着4-5岁先升,5-6岁后降,或4-5岁先降,5-6岁又升的两种转折过程。而5岁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研究表明,4-6岁儿童对图像构成的视觉能力发展并不是呈直线、连续、稳定提高的,而是分两阶段变化发展的;4-6岁儿童对图画书中各种交互意义设计图像的视觉眼动研究表明,三个年龄段并未完全表现出交互设计语法的一般性意义,有时甚至是相反规律。具体体现为,4-6岁儿童对供-需、平-仰、中-远、背-侧设计图像表现出与交互语法设计相反的规律,即儿童对提供图像的注视水平显著高于需求图像,平视图像的注视水平显著高于仰视的注视特征,中焦图像显著高于远焦图像,背向图像显著高于侧向图像的注视特征。研究同时发现,在各种交互设计关系中,4-6岁儿童之间注视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年龄主效应不显著,三个年龄段儿童对图像交互设计语法的视觉注视整体水平比较接近,注视规律相对一致。此外,在图像交互设计图像的视觉注视中,4-6岁儿童无论对何种交互设计方式的图像注视,也存在着如构成设计中一致的两个转折阶段和年龄特征。4-6岁儿童图画书阅读中的图画阅读理解特征研究表明,总体上,三个年龄段儿童对图画表征叙事意义和故事构成意义的理解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在图画表征叙事设计中,4-6岁儿童对图画表征叙事的象征、分类、分析三种概念意义的理解水平都呈现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图画概念意义理解能力逐渐提高的趋势,年龄主效应显著。对图画象征性意义的理解中,儿童表现出象征性属性的理解水平普遍高于象征性暗示的特征。对图画分类意义的理解中,儿童的理解水平呈现出泛分类>特征分类>属性分类的理解特征。对图画分析意义的理解中,儿童对数量分析型图画的理解水平总体上高于时段分析型图画理解水平。研究同时发现,4-6岁儿童对各种概念意义的理解水平主要呈现出渐进式和阶梯式两种成长态势。对图画象征性意义的理解呈现出渐进式发展,对图画分类和分析两种概念意义的理解则呈现出阶梯式成长特征。此外,研究还发现,5岁、6岁是儿童象征性属性理解发展的关键期,5岁是儿童征图画分类意义和数量分析意义发展的过渡期。在图画故事构成设计中,对4-6岁儿童对单一页面构成的情景故事、连续页面构成的情节故事和全部页面构成的主题故事的图像构成意义的理解水平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图画构成意义的理解能力总体上呈现出逐渐提高的趋势。但儿童图像构成意义的理解水平是呈4-5岁和5-6岁两阶段发展的。5岁是个过渡阶段,6岁是儿童图像构成理解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论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既要重视图画设计中的视觉语法功能运用,又要根据儿童阅读教育的目的,超越视觉设计语法功能的局限建议,以供教育者和图画设计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