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PLGC)的小鼠模型,观察益胃化瘀汤对PLGC小鼠的磷酸化Stat3(P-Stat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探讨该方治疗PLGC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此方治疗本病提供实验支撑和科学依据。 方法:1.造模:选取SPF级KM小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抽取8只为空白对照组,剩下42只按综合造模法建立PLGC模型。12周后随机抽取2只处死,取胃组织,做光镜观察,发现胃黏膜腺体萎缩,伴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即为造模成功。2.分组给药: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五组:模型组、维酶素组、益胃化瘀汤大剂量组、益胃化瘀汤中剂量组、益胃化瘀汤小剂量组。3.指标检测:药物治疗8周后,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状态,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比较各组P-Stat3、VEGF的表达情况。 结果:1.空白对照组与造模组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予药物干预后,各用药组及模型组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以益胃化瘀汤大剂量组升高最明显,与模型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仍与空白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2.予药物干预后,各组P-Stat3、VEGF的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其中以益胃化瘀汤大剂量组最为显著。3.空白对照组小鼠胃粘膜正常,未见腺体减少破坏,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模型组小鼠腺体减少或消失,排列拥挤、重叠、不规则,间距增宽,伴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中度萎缩、肠化,局灶小凹上皮增生,符合PLGC的病理改变。各药物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病理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益胃化瘀汤大剂量组为最佳,可见腺体数目增多,排列稍规则,结构基本正常,伴少量炎细胞浸润。 结论:1.此次研究通过使用综合造模法,成功复制了小鼠PLGC的动物模型;2.益胃化瘀汤治疗PLGC的机制,可能与通过下调P-Stat3、VEGF的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3.益胃化瘀汤通过实验研究取得满意结果,可进一步应用于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