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聚氨酯(PU)作为一种高分子材料,基于其独特结构,开发了众多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如:形状记忆聚氨酯材料、3D打印聚氨酯基光敏树脂、可拉伸光电材料、智能感温材料等,大大的增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氨酯(PU)作为一种高分子材料,基于其独特结构,开发了众多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如:形状记忆聚氨酯材料、3D打印聚氨酯基光敏树脂、可拉伸光电材料、智能感温材料等,大大的增加了聚氨酯材料的多样性,推进了新型聚氨酯材料的发展。本论文主要制备了两种新型的聚氨酯材料:含磷多交联剂的固有耐火形状记忆聚氨酯和可应用于3D打印光引发的新型聚氨酯基光敏树脂,并对它们的性能做了研究。1. 以环三磷腈衍生物(ACP)作为交联剂和反应型阻燃剂,合成了一种耐火形状记忆聚氨酯(FSPU)。对FSPU软硬段的交替变化进行了探究,讨论了不同ACP含量对形状记忆能力和耐火性能的影响。通过核磁共振波谱(~1H-NM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高分辨率质谱(HRMS)等手段测定了ACP的结构。拉伸测试表明,FSPU具有很高的柔韧性。经过动态力学分析(DMA)测试,形状恢复率达到了72.58%。通过热处理,临时形状可以在10 s内恢复到原始状态。微型燃烧量热计(MCC)测得的FSPU峰值放热率(p HRR),总放热(THR)和峰值放热温度T_p低至183.2 W/g,21.4 KJ/g,330.8℃,表明具有良好的固有耐火性能。因此,FSPU将具有形状记忆和耐火性的显著优势。2. 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具有氨基甲酸酯结构的丙烯酸酯光敏树脂,并将其与丙烯酸-2-甲氧乙基酯、引发剂-189以不同比例混合,制备成3D打印墨水进行光引发3D打印。通过核磁共振波谱(~1H-NM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手段测定了聚氨酯基光敏树脂的结构。通过对3D打印制件试样条PU/2-MA进行测试,发现在10wt%至50 wt%的范围内随着聚氨酯基光敏树脂的增加,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热稳定性提高。因此,聚氨酯基光敏树脂将作为一种理想的新型光敏树脂应用于3D打印领域。
其他文献
齿轮箱作为油田现场传递动力和扭矩的关键部件,一旦发生故障将直接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机械故障的精确诊断,对油田的安全、稳定、持续高效生产具有现实意义。开展故障诊
道德运气对道德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又不受主体控制,在现代伦理学中,作为一种削弱道德判断的因素存在。威廉斯、内格尔为了解决道德运气对道德判断的干扰性问题,提出了一种道德能动性的理论。这种理论通过强调在主体的自我构建过程中,把道德运气化归为与主体相关的行为要素。宋代哲学家朱熹强调理化气,性命规约气命,把气和气命原本不受主体控制的先在运气成分化归为主体的构建成分,原本无道德意义的气和气命(亦可以称为运
目的:1.研究PACG患者行青白联合术后的屈光误差分布特点。2.分析PACG患者青白联合术后屈光状态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等生物学参数术前术后的变化。方法:该研究共纳入51例(51眼)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中心行青白联合术(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患者,所有患者术前综合验光,利用AL-scan测量术前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K)、前房深度(ACD),并通过该仪
函数型数据的理论研究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目前函数型数据的应用研究也越来越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函数型数据分类问题是函数型数据应用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而分类问题主
偏振是描述电磁波性质的重要物理量,通过分析电磁波的偏振状态,可以获取材料结构和成分组成的细节特征。偏振测量系统通过表征各偏振分量的强度以得到入射光的偏振度、Stokes
本文是笔译实践报告,笔者基于自己在某化学公司的笔译实践经历,整理出了部分译文,并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总结来撰写的。笔者所在的是一家研发用于陶瓷制作材料的化学公司,该公司虽然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但设置了办公室、实验室和工厂三个部门,分别负责公司产品的市场运营、产品研发以及批量生产的工作。为了研发出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用于陶瓷制作的材料,公司聘请了资深的日本技术人员作为顾问,每月定期一周访中进行指导。
本报告是一项关于粤语方言使用者的学生译员在日中交替传译中的译入语调整问题的翻译实验报告。本报告根据认知负荷理论及吉尔提出的“认知负荷模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和实验法进行翻译实验,具体方法如下:先假设粤语方言使用者在日中交替传译中存在译入语调整的问题;并对12名日语口译专业的研究生进行日语交替传译实验,针对使用粤语方言的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译入语——普通话的表述问题进行分析。实验中对口译的评估标准主要
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拉伸强度、高模量、低密度、耐腐蚀等众多优异特性,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风力发电和体育用品等领域广泛应用。界面结合是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关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对外投资成为一种重要的跨国资本流动方式,绝大多数投资条约都规定了投资仲裁和国家间仲裁制度。这两种争端解决机制在国际投资条约中同时存在,但是解决的主要争议有所不同,前者可以处理有关投资者-东道国的所有投资争端,后者主要解决的是“条约解释及适用”问题,因此投资仲裁和国家间仲裁可以被并称为“双轨”争端解决机制。中国是国际投资实践是重要参与者,拥有资本输出国和资本输入国的双重身份,
为了降低我国创业门槛,让公司这一最重要的市场主体类型为更多的创业者所利用,发挥公司在经济领域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我国在2005年对《公司法》的资本制度进行重大修改之后,又于2013年再次修改公司的资本制度,原则上将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实缴资本制修改为认缴资本制。现行《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与非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在设立公司时,只需认缴或者认购公司的注册资本,公司即可成立。法律没有强制规定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