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课程理念是体育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是达成体育教学目标的保证,对体育教学大纲的制定、体育课程的实施、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体育教材的选择及对学生的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理念发展的历史和特征,及其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作了具体分析。同时通过反思其不足,把立论点立足于以人为本,以人的需要为原始动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体育文化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突出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强调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树立体育课程是培养完善和全面发展的人的终极目标,并以此为基础来设计体育课程。本课题试图从人学的角度探寻体育课程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真义,探析我国体育课程理念的基本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并结合该理论为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实践提供可操作的、可行的教学目标。 本课题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体育课程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回顾和总结分析,并探寻我国体育课程理念的未来发展方向。 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试图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为蓝本,详细分析其体育课程理念,明晰其进步和狭隘之处,对传统体育课程理念进行扬弃。针对传统体育课程理念从运动技术观、体质观、素质教育观、健康观等视角看体育课程的发展历程,有其片面性和狭隘性,对其不尽完善之处,进行反复审思,提出从人学视域的角度来探析体育课程理念的未来发展方向。 本论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试图从人学的视角来审视我国的体育课程理念,该研究对于为体育课程的研究寻找多维度的视角,更宽泛的视野,以及更丰富的理论有一定的意义,对体育课程的改革具有一定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