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现实且紧迫的问题,而与此同时技术的重要性日渐提升,对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来说,当前技术转移无疑是不同区域间实现技术知识流动、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并提升经济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如何通过技术转移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从而使各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在推动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但是,目前对于技术转移的研究大多以时间序列分析为主,技术转移对区域经济差距影响的研究也基本上以定性分析为主,并不能全面的反映技术转移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 本文采用区域比较的分析方法,利用更丰富的数据资料,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深入研究技术转移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首先,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技术转移理论、技术转移与产业结构相关关系理论以及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理论,分析技术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机制;接着,采用各年分别取东中西三大区域各省平均数的方法,考察1992-2011年我国三大区域技术转移、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演变和特征;然后,根据我国31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相应的计量模型,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实证分析了技术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取区域人均GDP与全国人均GDP的差额以及区域经济变异系数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差距的指标,构建计量模型,研究技术转移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具体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技术转移的规模在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得利于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发达的经济发展水平,东部沿海地区吸引了大量优质要素的流入,技术转移规模远远超出中西部地区,这与我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相一致。(2)技术转移能够通过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从理论层面分析,技术转移改变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从而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效应以及对新兴主导产业的技术促进效应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而产业结构又进一步通过产业结构关联效应、产业结构弹性效应和产业结构成长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区域间经济增长的不同步是形成经济差距的根本来源。同时,实证结果显示,各区域技术转移都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不同区域技术转移的作用程度有所不同。(3)技术转移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因素。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扩大会拉大东部省份与中西部省份的经济发展差距,而中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扩大尽管会引起区域经济绝对差距的扩大,但是有助于缩小相对差距;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国内技术转移会拉大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的绝对差距,但是就相对差距来看,东部地区的国内技术转移有助于缩小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而中部地区引进国内技术并不能缩小我国三大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部地区的吸收和消化新技术的能力还不够;就西部地区而言,扩大国内技术转移,对区域经济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都有缩小的作用。 最后,基于研究所得的结论,提出要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结合技术转移对区域经济的具体影响,对区域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加强中西部地区技术转移环境建设,扩大技术转移规模,同时要注重引进技术的适用性,提高各区域技术应用能力,建立和完善利用技术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发挥技术转移对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