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北缘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东北部,是柴达木盆地的一个一级构造单元,北缘块断带包括赛昆断陷、大红沟隆起、鱼卡~红山断陷和德令哈断陷四个亚一级构造单元。柴北缘中新生代区域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断陷沉积阶段、局部抬升剥蚀阶段、整体沉降坳陷阶段和强烈逆冲褶皱阶段四个阶段。第三系地层以碎屑岩沉积为主,烃源岩主要为中下侏罗统碳质泥岩,具有下生上储的多套储盖组合。以柴北缘第三系为主要研究目的层,分析北缘冲断带古地理环境和沉积演化特征,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认为中期旋回控制了岩性圈闭的发育。通过盐湖盆地岩性油气藏类型、主控因素和成藏有利条件研究,预测有利岩性储层发育带,指出有利勘探领域和区带,指导盐湖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柴北缘冲断带层序划分为三个超长期基准面旋回,9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其中LSC1、LSC2、LSC3形成于湖盆发育初期,LSC4、LSC5形成于湖盆扩张期,LSC8、LSC9形成于湖盆消亡期。层序组合控制了岩性圈闭的分布,有利储层主要发育在旋回结构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上升半旋回厚度远大于下降半旋回的不完全对称型两种中期旋回类型中。柴北缘冲断带沉积具有多源性、近源性的特点,而在垂向上则具有继承性和新生性的特点。主要有3大不同的沉积物源:阿尔金物源、赛什腾物源、鱼卡-绿梁山物源,受此控制,北缘冲断带第三系发育三大沉积体系。柴北缘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受烃源岩分布、沉积体系展布、构造背景和油气运移通道的控制。柴北缘发育的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冷湖—南八仙、马海—平顶山—鱼卡2个构造带上,可分为原生和次生两种类型,以背斜、断背斜、断鼻、断块等构造型油气藏为主,同时又发育地层不整合、岩性等非构造型含油气圈闭。论文创新点是首次应用综合资料论证北缘冲断带地层层序特征、沉积特征,指出柴北缘冲断带应围绕冷西次凹和伊北凹陷开展扩展勘探,以近源勘探为宗旨,开展“下坡和下凹近源勘探”,寻找深层油气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