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发达工业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极大地改变,在更多的马克思主义者集中对资本主义的政治和经济方面进行批判的时期,20世纪30-4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一改前人的做法,另辟蹊径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文化领域并提出了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早期研究者们发现,在工业社会大机器生产作用下,人们开始享受甚至崇拜这种机械化、商品化的生活,但是在这种工业化生产的文化产品背后深藏着资产阶级对被统治阶级意识形态进行控制的欲望。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提出之后,也有很多学者对其提出了质疑,但是其理论价值不容忽视。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突出了传播媒介对文化文明传承的特殊作用,这对正处于发展期的我国传播媒介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时下由于我国传播媒介发展尚不成熟,特别是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传播媒介在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的取舍上总会出现问题。本文对文化工业批判理论进行梳理,以求通过将文化批判理论与我国媒介传播现实相结合,解决我国传播媒介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本文从分析提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历史背景入手,通过对当时较为突出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记录以及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变为大背景,阐述了法兰克福学派对启蒙理性的定义,并把“启蒙”作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思想起点进行论述。文章的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了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体系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对文化产品商品化、复制化、单面性的批判,特别是对由启蒙理性转化而来的工具理性的批判,充分展现了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学者倡导精神价值的重要性。另外这部分还有其他学派的否定与质疑。文章的第三部分也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这部分首先总结了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在我国的传播过程以及我国传播媒介的现状,并且在前两部分理论阐述的基础上,辩证的分析了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对我国传播媒介的指导意义。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承担着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学者深沉的人文关怀,他们继续使用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的理论武器,开辟了社会批判的新道路,并在文化研究领域、文艺美学理论以及大众传媒理论等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总之,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就是法兰克福学派通过对传播媒介的研究,揭示出在工具理性的主导作用下,资产阶级强压式文化只是带来了对被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统治。虽然资产阶级批判的终极目标与我国的现实情况不符,但是学者们对文化工业的系统分析仍具有借鉴价值。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学习利用好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将会对我国传播媒介的发展和文化理论的完善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会更有助于我们提升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