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作者的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和分析的语料为美国前国务卿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的新作《世界秩序》(World Order)的第一章。本书在回顾欧美特别是欧洲均势史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存在着几个实力相近国家在某种均衡观念的基础上建立“世界新秩序”。作者具体翻译内容为前言“何谓世界秩序”及第一章“欧洲:多元化的国际秩序”,该部分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欧洲均衡体系即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建立,论述了欧洲秩序的独特性,为后文论述各地区秩序及世界秩序提出了依据。由于所译文本属于政治类文本,虽谈古论今,气势恢弘,但语言却朴实无华,不刻意修饰,注重信息的传递。本次翻译实践主要采用了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的文本类型理论为指导。按照莱斯的分类,《世界秩序》属于非小说类书籍,属于莱斯认为的“信息型文本”,文本的焦点是内容而不是形式,翻译时应以简朴明了的语言传递与原文相同的概念与信息。同时,莱斯认为无论是翻译还是翻译批评,必须考虑两种因素: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译本功能应尽可能接近原文功能,虽然有时会有不同。依据上述理论和翻译目的,本文作者采用的翻译方法有转译法,增译法,删译法,逆译法以及分译法,以求达到最佳翻译效果。《世界秩序》涉及内容广泛,跨度极大,融历史、地理和现代政治于一炉,谈古论今,所涉及的信息量极大,尝试翻译此书是一次巨大的挑战。要想使翻译既符合原文作者的表达意图,又满足目标读者的阅读期待,不仅是作者此次翻译的目标,也是今后长期努力的方向,自己的语言水平和专业素养都需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