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文字在歷時演變中會發生變異,不同時代的文字會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往往穩中有變,變中又不斷趨於穩定。明代是文字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時代,其文字面貌值得關注。本文選取的研究材料《薛仁貴跨海征東白袍記》是明代萬曆年間金陵書坊富春堂刊刻的傳奇劇本,這一時期,商品經濟在中國得到進一步發展,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印刷業進入繁盛時期,俗文學蓬勃發展。《白袍記》是明代後期的俗文學作品,《白袍記》中的楷書字形是這一時期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字在歷時演變中會發生變異,不同時代的文字會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往往穩中有變,變中又不斷趨於穩定。明代是文字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時代,其文字面貌值得關注。本文選取的研究材料《薛仁貴跨海征東白袍記》是明代萬曆年間金陵書坊富春堂刊刻的傳奇劇本,這一時期,商品經濟在中國得到進一步發展,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印刷業進入繁盛時期,俗文學蓬勃發展。《白袍記》是明代後期的俗文學作品,《白袍記》中的楷書字形是這一時期用字情況和字形概貌的縮影。通過對《白袍記》楷書字形面貌進行描寫、探究、分析的過程中,能夠看到漢字發展到明代的狀況,從而進一步歸納總結出文字的發展演變的規律。本文的研究分爲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在總體上描述《白袍記》的字形概貌,統計出共25073個有效字形,歸總爲1866個字種,對字形進行統計和整理。第二部分立足於字形的內部研究,按照變異層面分爲部件層面的變異、筆畫層面的變異、記詞功能替代字形、古字遺留、新造字形等,部件層面的變異包括部件的增減、替換、位置變化;筆畫層面的變異包括筆畫的增減、寫法變異、筆畫位置變化和草書對字形的影響而產生變異的情況;記詞功能替代則可分爲字形形體相近替換、字音相同相近替換;古字遺留包括整字層面和部件層面的遺留;新造字則主要探討正字與新造字的關係;還有疑難字辨析等問題。第三部分將《白袍記》中的字形與《宋元以來俗字譜》收錄的《白袍記》一欄進行對比研究,發現了一些《俗字譜》失收、錯收的俗字,以及對《俗字譜》中的正楷字頭的確定上一些還有待商榷的問題進行了討論。第四部分則深入分析字形變異的特點及原因,《白袍記》楷書字形有著多形並存、繁简通行等特點,並分析了字形變異的外部原因和內部原因。本文通過對《白袍記》的研究,發現漢字在發展過程中,既存在著多形並存、繁簡通行、正俗並用的情況,但可以看到發展的總體規律仍然是求簡爲主,字形演變有規律可循,又說明漢字的發展具有穩定性。
其他文献
有序化政治参与是社会稳定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人类发展确实进入了个体主体阶段,但不能改变人尚处于群体之中的事实,所以单纯的从个体公民角度研究政治参与有序化问题有失偏颇,且由于个体的多元群体属性和个体主体理性的有限性,个体主体能力的提升需要回归到群体主体当中去寻求,需要消除群体主体特性给个体主体能力的提升所造成的阻碍作用。故而有必要从群体主体角度研究政治参与有序化问题。此研究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写作是使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写作的实践活动。因此,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向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学生能够初步学会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来交流沟通是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初中写作教学更是打牢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基础的重要环节。可是,在长期以来的初中写作教学实际中,语文教师的“教”随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呈现欣欣向荣的状态,大量地域风格性音乐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新疆地区的音乐作品因其独有的音乐风格,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热爱。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优秀的音乐创作者。本文以作曲家王建民先生创作的《第三二胡狂想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乐曲技术难点的剖析、对新疆音乐作品的感情表达等方面来了解新疆音乐风格独有的艺术特征。这首音乐作品在技术难度、内容思想、艺术内涵方面均有较大突破
20世纪以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开发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快速转变导致生态安全问题日渐显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保护成为城市发展的最大掣肘。在中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随着生态安全格局的提出,生态安全格局与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为实现保护区域生态安全和有成效地管理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空间方法。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合理规划国土空间,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以广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前作为时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已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广泛受到重视。“中国梦”融入高中《文化生活》教学,有利于促进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提供精神动力、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教师的高中《文化生活》教学。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个别访谈法,从《文化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和《文化生活》的教学要求以及“中国梦”教育“三进”工作等四个面分析了“中国
《文化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组成部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文化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高中《文化生活》教学中,合理运用红色资源,既可以充实课程内容,增强教学实效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将广西红色资源运用到本土高中《文化生活》课的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感知自身所处地域红色资源的魅力,进而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迈上了更高的台阶;在国家大的方针政策指导下,中等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在中职艺校音乐类专业的基础乐理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缺乏主动性,教学内容与实践相脱节等,所以对中职艺校音乐类专业的基础乐理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理念,主要通过以行动导向为引导使学生
循环水槽被广泛用于进行船舶、海洋工程领域的水动力试验,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在其中进行实验,且工程上在大型循环水槽建造方面对设计参考资料的需求,需要对大型循环水槽进行优化设计方面的研究。大型循环水槽设计存在一些难点,其中核心部件推进叶轮的设计是一个难点,另一个难点就是针对于循环水槽的减振设计,特别是针对于大型循环水槽,振动更是需要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水槽半径和拐角发生改变会导致水槽内部流速和压力的
习近平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必须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等八项原则。其中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其具体含义是:既要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在了解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以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原则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是适应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发展的时代要求,是更新高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称谓词是反映社会文化变化发展的标尺,称谓词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且与古代的社会制度、宗法制度、家族制度、婚姻制度有着密切关系。汉语称谓词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随着社会的变迁,不同时代的称谓词都随之发生变化,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生活与文化内涵。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称谓词的专书研究方面逐渐盛行,但相对于词汇研究而言相对落后。专书研究是断代研究的基础,断代研究又是汉语史研究的基础,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