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来自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nlmnbala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问题越来越为理论界与实业界所重视,而研发投资作为上市公司重要的战略决策行为,是否也受到机构投资者的影响,如何影响,是企业尤其是信息技术业企业关注的焦点,关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为此提供了答案。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中国市场环境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果,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在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企业研发投入三者间作用关系的概念模型,并据此提出研究假设。本文关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的研究主要借由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这一桥梁,在具体分析时,将内部治理结构解构为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并选取了公司规模、实际控制人类型作为控制变量。在指标选取上,对机构持股比例与企业研发投入的表征采用绝对值和相对值双管齐下,对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结构的描述则采用了年度股东大会次数、董事会规模、独立监事比例以及高管层平均薪酬等二级指标。   在实证分析时,本文以深沪两市83家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2009-2011三年的数据为样本,借助Excel2007和SPSS17.0,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机构持股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强度,但不同衡量标准下的机构持股情况对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水平不同,部分证实了前述假设,并结合实际对未证假设作出了解释。   最后,在对实证研究结果作出解释的基础上,本文从政府、企业等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政府应创造条件进一步促进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信息技术业企业应积极引入机构投资者,制衡优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进而提高研发投入,提升技术能力,突破国际封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地位。  
其他文献
  高新技术研发人员工作压力普遍偏高,工作满意度低、离职率过高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更加剧了企业的用人危机。为进一步揭示工作压力与离职倾向的相互关系、工作压力对离职倾向
21世纪是科技高速发展的世纪,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演变为科学技术的竞争。但是,跟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发展的高贡献率相比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快速发展,普通老百姓对于我国医疗健康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可以有更好的身体和更美好的生活。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转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印发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的通知》,M市成为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本文以M市电信公司为研究主体,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为M市电信公
自2009年1月1日,国务院在全国推广实行增值税转型政策,允许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新购入机器设备时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即全面实施消费型增值税。
普光气田是中国石化旗下天然气生产重要支柱企业,气田领导班子的规范决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本文针对普光气田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实际,分析了“三重一大”决策事项主体、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对国家战略、经济转型和大学生自身发展都具有着一系列的现实意义,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培养立足高校的教育环境和资源,从创业教育的变迁、创业胜任力的研究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