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发展对工资差距的影响 ——从劳动力转移的角度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_0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三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民收入水平快速增长。但同时我们也观察到,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随着经济增长而快速扩大。2016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65,已经连续十余年位于0.4的警戒线之上,城乡收入比由1990年的2.21:1增长到2016年的2.72: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象已经比较严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利于经济的快速增长,阻碍城市化的稳步推进,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采取相关措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已经势在必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由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所决定的。而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这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会带来显著影响。本文从劳动力转移的角度,研究政府补贴政策对现代农业的发展的影响及其对城乡劳动力广义工资差距的影响。本文首先构造了三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对现代农业的发展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为了研究技术劳动力在现代农业部门中的作用和技术劳动力与资本、非技术劳动力之间的关系,我们分别考察了现代农业不使用技术劳动力和使用技术劳动力的情况下政府的补贴性政策的经济影响,最终发现在现代农业部门引入技术劳动力能够提高非技术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提高非技术劳动力工资水平,在初级发展阶段的现代农业部门中,技术劳动力与非技术劳动力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本文使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数理模型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分析结果与数理模型结果相一致;并使用黑龙江国有农场作为现代农业的具体实例,把黑龙江省非国有农场的农业作为传统农业的具体实例,使用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现代农业发展使得现代农业部门与城市部门间的收入差距缩小,传统农业部门与城市部门的收入差距扩大,而农业部门内部的收入差距增大的结论。最后,针对本文的出的相关结论,对发展现代农业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研发活动已成为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随着企业创新边界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同时开展独立研发与合作研发活动,以期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然而我国企业通过整合独立研发和合作研发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目标并没有实现,现有关于如何促进独立研发与合作研发整合的研究的不足也难以为企业提供有益的指导。本文着眼于整合独立研发和合作研发中的知识管理问题,提出整合独立研发和合作研发活动需要处理好两个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期货市场逐渐兴起,期货也成为了许多投资者主要的投资方式。投资者为了获取比股票市场更高的收益,对不同的期货和不同的套利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一些复杂的套利策略不再需要人工交易方式,而转变为依靠电脑程序实现的自动交易方式。期现套利策略在国外资本市场发展比较迅速,相比而言,我国关于期货现货的交易策略的发展仍处于较低的水平。现阶段,推进期现套利策略的电脑程序自
地理距离的存在可能阻碍经济主体间的信息交流和面对面沟通,从而加剧信息不对称程度。在公司治理中,独立董事发挥着咨询和监督作用,其中,异地独立董事会因地理距离而减弱监督能力,可能加剧公司代理冲突。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高铁建设,在一定程度减弱了地理距离的影响,因此有必要研究高铁开通对企业代理成本的影响。本文通过手工收集2004-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主要工作地和高铁开通时间信息,基于异地独
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能源行业降本增效的迫切性增强,能源行业市场化、一体化环境对企业的费用粘性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值得探讨。现有研究中,市场竞争对费用粘性的削弱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证实,但鲜有学者研究其他内部因素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纵向一体化与费用粘性的关系研究仍是一片空白。因此,结合能源行业背景,研究市场竞争、纵向一体化与费用粘性的关系深具研究价值。本文以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与不完全契约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重申:以“两个一百年”作为奋斗目标铸就“中国梦”。其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工作之一在于乡村振兴。乡镇青年公务员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领路人、主心骨,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乡镇公务员队伍,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
近年来,中国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经历了爆发式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是因为这类信息具有信号效应,能够达到为企业建立声誉、树立形象的目的。但现实情况是,现阶段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普遍偏低,个体差异很大。那么,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到底能否提升公司绩效?在怎样的条件下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产生了绩效效应?利益相关者面对不同的披露行为又会作何响应?对于这些问题,本文试图做出机理分析与实证检验。
迈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知识经济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方兴正艾,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驱动因素。全球各个国家都已经意识到企业家创新不仅可以使企业取得市场领先,进而在市场中获得一定的垄断地位并得到超额利润,而且可以可以为整个国家甚至全球的发展提供持续的推动力。在我国,企业作为微观创新的主体,一方面,企业的高管对企业家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企业的R&D投入和专利数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我国R
就裁量基准的制定程序而言,是否有必要采用公众参与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理论界经历了从早期的肯定态度到现如今的开放态度。目前来看,对于裁量基准制度而言,理论界认为公众参与应当是一项非强制性的程序要求。尽管理论界给出了自己的判断,但有关裁量基准实践领域的公众参与实际情况目前还没有进行过较为深入的研究,这就导致理论与现实是否相符没有得到过验证,而且也有可能影响我们思考如何改善裁量基准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目前在互联网资讯蓬勃发展的时代,大众阅读方式也因互联网碎片式讯息传播,已经从早期纯文字的阅读环境转变为现今以图像为主要资讯获取形式。在如此复杂与多元的阅读环境中,知识传播者所期望的讯息是否能有效的传递给使用者,并且接受者可以内化改讯息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本研究选择以“多巴胺”为例的科普知识为研究对象,基于对人类认知结构的分析,得出“图像”更适用于互联网时代科普知识传播的结论。本文从互联网的发展和
慈善捐赠出于自愿、无偿等原则对他人施加善心,具有帮扶困难群体、调整居民和谐、促进社会进步、提高整体福利等诸多作用。当前,我国的捐赠总量大,其总量甚至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但是人均捐赠额的水平低,占GDP的比重低,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较大。税收政策作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慈善捐赠中可以并且应当发挥其杠杆作用。首先,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慈善捐赠税收扣除率的提高,可以激励慈善捐赠水平的提高。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