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粒土颗粒剪切破碎特性及其对强度影响的三轴细观数值试验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c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颗粒破碎现象是材料受力过程中的一种细观现象,颗粒破碎对粗粒土的强度和变形有着显著的影响,能够降低土体的抗剪强度,降低地基的承载力,进而影响结构物的安全与稳定。鉴于采用离散元方法可模拟和观测土颗粒细观层面的变化,本文针对颗粒可破碎的粗粒土,基于PFC方法开展了三轴试验的数值模拟,以此探究剪切过程中颗粒破碎的发展规律及其对土体力学特性影响的规律及内在机理。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和得到的结论如下:(1)编制不同排水路径的三轴试验数值模拟的PFC程序。结合离散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伺服控制实现不同排水路径的模拟。对不同排水路径下的数值实验就密度、围压、粘结键强度进行敏感性分析,通过与已有研究成果的对比,进而确定程序的正确性和细观参数的合理性。(2)开展了不同密度、不同围压、不同颗粒破碎情况和不同排水路径下的三轴试验数值模拟,进而研究密实度、固结围压、粘结键强度和排水条件对土样颗粒破碎后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围压越高,颗粒破碎数量越多,相比较颗粒不破碎试样,颗粒破碎数量越多的试样,强度下降越大。(2)粘结键强度越高,颗粒破碎数量越少,强度降幅越小。(3)颗粒破碎程度与固结围压、粘结键强度、排水条件等多个因素相关。(3)将不同排水路径下、不同颗粒破碎程度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1)在排水条件下颗粒破碎对体应变的影响十分显著,对强度影响比不排水路径要小;且在不排水条件下颗粒破碎导致的试样孔隙水压的上升和排水条件下导致的体积变化具有很好的一致性;(2)有效应力的增加是颗粒破碎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尤其是在不排水条件下,当试样发生具有较大剪胀势时,甚至出现有效应力大于总应力的情况;(3)颗粒破碎现象对土体宏观性质的影响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前期颗粒破碎数量较少时,会使土体的强度产生波动;当破碎数量足够多的时候,土体开始发生急剧软化。所以颗粒破碎现象对应力应变曲线的形态有着显著的影响。
其他文献
车载电缆终端作为动车组重要的电力设备之一,在动车组的运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由于动车运行环境恶劣多变,为保证车载终端安全运行,就必须了解每种因素对终端的影响。在诸多因素中,操作冲击电压影响也不容忽略,但对于操作冲击电压作用下电缆终端放电特性研究不多;同时电缆终端制作过程易留下各类局部缺陷,运行中受冲击电压影响缺陷放电劣化绝缘影响动车安全。本文围绕操作冲击电压对车载乙丙橡胶电缆终端及分别在含有尖端、杂质
据《2019年全球健康评估》报告显示,心血管相关疾病(CVDs)依然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头号杀手”。截至目前,临床上治疗CVDs的主要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心脏搭桥手术以及微创介入治疗,其中以基于血管支架植入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为翘楚。大量的临床数据表明,PCI可有效降低CVDs导致的死亡率。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管支架的市场需求持续扩大。血管支架先后经历了裸金属支架(BMS)、药物洗
随着特高压输电系统的迅速发展,接地系统在地铁杂散电流、冻土的高阻、直流接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变电站的短路电流也相应增加,因而对于变电站的接地网要求也更高。接地系统的阻抗特性主要是由土壤的导电性能所决定,因此有必要对土壤的导电性能展开研究。现有的研究表明,孔隙率、离子浓度、离子类型、含水量、固体颗粒直径等多个因素共同影响土壤的阻抗特性。但现有的研究主要针对毛细管内流体的运动特性,对
近年来,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数量迅速增加。电动汽车成为新能源汽车中技术最成熟、市场所占份额最大的产品。轮毂电机驱动作为电动汽车驱动方式而得到广泛关注,还有部分车企在轮毂电机研发上投入大量成本。因为这种方式有中间传动件少、传动效率高、空间占用小、方便运用线控技术和开发自动驾驶功能的优点。但轮毂电机安装及其工作环境特殊性,使得电机振动噪声问题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路面激励会引起轮
在解决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及消纳、区域性电网互联等问题上,柔性直流电网技术具有显著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广泛发展和应用。但是,由于柔性直流电网的低阻尼特性,故障发生后直流线路故障电流上升速度极快,且幅值很大,直流断路器不能可靠地隔离故障线路,导致故障范围扩大,甚至威胁整个直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此外,柔性直流电网线路故障被清除后的供电恢复对整个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至关重要,但故障恢复过程进行重合闸可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以短定子直线感应电机(Short-primary Linear Induction Motor,SLIM)作为牵引电机的磁浮交通也取得从无到有的突破性硕果。然而,由于应用时间较短,在实际工程中短定子磁浮交通在靴轨受流、车辆轻量化以及车辆提速等方面暴露出一些需要优化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磁浮交通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西南交通大学李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已成为人们出行和货运物流的重要方式,而轮对与钢轨的长期接触会造成踏面的磨耗与损伤,影响车辆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因此,需要定期检查轮对各个参数是否合格以保障列车运行安全。目前,我国铁路路段对轮对参数的检测仍以人工测量为主,使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较大、效率低,长时间工作后人为因素也带来了较大的误差,导致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不高。本文基于静态测量,设计了一种轮对综合参数自动检测装
随着风电市场的快速发展,风电装机容量与风力发电量持续增加,开发风电能源已成为必然趋势。考虑风电的随机波动性,对风电场未来风电功率值进行准确预测能够加强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控性及经济性。本文研究了一种用于处理风电序列的二次分解策略,以降低风电序列的波动性,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建立风电功率的超短期预测模型,采用长短时记忆网络建立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模型。主要工作如下:研究了一种基于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
近年来,清洁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微电网之间互联控制也成为大量学者的研究热点,因此基于清洁能源的微电网互联控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直流微电网可以通过分布式控制方式将光伏以及蓄电池等储能单元连接,并通过电力电子变换器将其与电力系统进行连接,进而为用户提供负荷需求。各分布式能源之间按比例分配功率以及维持母线电压稳定是直流微电网的两个主要控制目标。为实现该控制目标,本文将储能单元与直流母线之间通过转
近些年,航空电子技术的不断突破带动了航空产业的飞速发展,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Integrated Modular Avionics,IMA)系统正逐步取代传统分布式联邦航空电子系统,成为该领域的主流系统架构。相比较传统分布式航空电子系统,采用IMA架构的航空电子系统具备高可靠性、高集成度、低功耗、轻机载、易维护等突出优势。1997年ARINC 653作为一种实时性操作系统规范被提出,它不仅定义了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