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短缺,利用效益较低,而市域土地资源利用位于关键的层次,如何准确、科学、客观地评价市域土地利用效益,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已成为目前亟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开展市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不断提高市域土地利用效率,有利于市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促进土地利用发展由外延扩展向外延扩展与内涵挖潜相结合的方向转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首先,本论文回顾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在此基础上界定了农用地集约利用内涵,对土地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理论进行了分析,为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提供了理论框架。其次,本文通过对当前一些主流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进行总结后发现,对于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主要采用主观评价方法,大多数评价分析都是建立在专家、学者或行业从事人员的个人观点和主观经验上,这种评价方法容易因为评价主体的学识和经验差异而造成评价结果失真。因此,本文引入基于客观数据的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法结合层次分析法来对农用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探索新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最后,本文针对市域农用地集约利用问题进行探讨。根据本文研究目的以及市域农用地集约利用的独特性,对灰色关联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了灰色关联分析法结合层次分析法的可行性和优势,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以昆明市域为例,从分析昆明市域农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出发,合理确定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运用上述模型构建了灵活、客观、合理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对所选取的指标进行初始化与量化,并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和图形处理,计算出市域范围内各区县(市)的农用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绘制空间分布图,有针对性地对昆明市域农用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和空间分布研究;根据评价结果,结合评价指标的关联度排名,提出具体的优化和提高农用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