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碳盘条钢珠光体相变过程参数控制设计与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eng913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SWRS82B盘条钢与70#盘条钢为研究材料,深入探究珠光体各微观组织尺寸与相变条件参数之间的关系规律,将奥氏体快冷至低温贝氏体相变区域,再进行等温转变的相变条件下,通过分离过冷度与等温温度等相关相变条件,对比研究了深过冷再等温工艺条对SWRS82B钢与70#钢等温转变动力学特点,及其对珠光体特征尺寸、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深入探讨了出现差异性的影响原因。实验采用DIL805相变仪进行热处理,测定了SWRS82B盘条钢与70#盘条钢直接等温与过冷再等温转变TTT曲线,采用OM、SEM、EBSD及TEM进行组织形貌观察,INSTRON8501拉伸机器进行拉伸实验,使用ZEISS SUPRA 55型扫描电镜进行原位拉伸实验。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膨胀法测定了SWRS82B钢与70#钢的等温转变TTT曲线,过冷后珠光体转变动力学曲线左移,珠光体转变孕育期、转变耗时由4.69s、8.69s缩短至3.78s、5.7s,“鼻尖”温度由560℃升高至590℃,等温转变阶段珠光体转变速率提高。通过对比70#盘条钢与82B盘条钢珠光体孕育期与转变耗时,发现随碳含量的增加,珠光体等温转变转变速率加快。(2)本研究在珠光体转变未完成时,将其未完全转变时的状态瞬间“冻结”,以此探究过冷再等温工艺对珠光体形核率的影响。与直接等温工艺相比,过冷再等温工艺能显著提高珠光体组织的形核率,组织形核率由3.03%提高至28.03%,晶内珠光体形核率也得到提升,而且过冷温度越低,珠光体组织形核率越大。通过对比70#与82B盘条钢珠光体组织形核率,发现C含量更大的82B盘条钢形核率更大。(3)珠光体团尺寸统计结果表明:82B大晶粒过冷试样的团尺寸最高细化了39.7%,小晶粒过冷试样的团尺寸最高细化了30%。通过TEM统计,82B大晶粒过冷试样的渗碳体厚度最高细化了56.2%,小晶粒过冷试样的渗碳体厚度最高细化了49.3%。过冷再等温工艺细化了珠光体组织亚结构,且随过冷温度的降低,细化作用越明显。EBSD结果表明过冷处理对改善组织均匀性起到了一定作用,82B盘条钢试样在小角度晶界范围内分布频率更高,而70#试样在大角度范围分布频率更高。(4)在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略有降低(<10%)的情况下,过冷试样的断面收缩率最大提高了36.5%,过冷再等温工艺在强度指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大幅提高了塑性性能。而且过冷温度越低,塑性指标提高越明显。断口分析表明:直接等温试样的断口表现为解理脆性断裂形貌,试样塑韧性较差。而过冷试样为韧性断裂,塑韧性更好。通过对比,70#钢试样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均略低于82B试样,但过冷处理后的70#试样断面收缩率提高了一倍。(5)原位拉伸试验观察表明,直接等温试样珠光体团尺寸较大,珠光体团间的协调变形能力差,团内微裂纹萌生数量较多,且易在珠光体团内萌生并沿Fe3C/α-Fe片扩展。直接等温试样粗片层组织较多的参与了组织间的不均匀变形行为,导致其强度高塑韧性较差的特征。而过冷试样珠光体团尺寸细小而分布均匀,团间协调变形能力更好,裂纹主要在珠光体团间萌生扩展,由片间距细化引起的强度提升作用减弱,导致过冷试样的强度指标低于直接等温试样,但其塑韧性较好。(6)通过SEM、TEM等研究了冷变形过程中的珠光体微观组织的演变,发现随应变量的增大,直接等温试样中带有剪切带的粗大片层区域增多,渗碳体片层碎化严重,铁素体片层中的位错密度显著增多。过冷试样出现更多的精细片层区域,渗碳体碎化现象被抑制,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随变形量的增大,出现了明显的加工硬化效应。但在相同变形量下,过冷试样的显微硬度值均低于直接等温试样。
其他文献
文章通过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研究,得出了“格物明德”理工课程教学理论,总结了该理论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方法.采用该理论方法,教师从教育理论入手、学生从学习内容入手、师
影响企业成功的因素有很多,除了较强的经济实力,优秀的管理团队,良好的发展环境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具有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而制定的带有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划方案及企业战略。企业
“3+1+2”高考模式作为第三批高考改革试点省市主推的一种高考模式,是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中的一次大胆尝试,涉及高考方式、高考内容、评价机制、录取方式等多
从我国1999年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开始,我国的老龄化程度持续加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逐渐被国家重视,提出了多种帮助老年人持续发展的思路。处于低龄阶段的老人数量在我
液压伺服系统具有抗负载能力强、响应速度快等突出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在导弹发射、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液压伺服系统是工业控制中比较常见的执行机构,由于制造原因和时变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运用高新技术代替传统巡逻方式已成为安防科技领域的一种发展趋势。在多种多样的周界安防产品中,基于漏泄同轴电缆(漏缆)的周界入侵探测系统以其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