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想了解一个地方的艺术和艺术风格,一定离不开对其地理、历史、民族、人种、宗教、语言等赖以生存的环境的了解认识和分析。武山拉梢寺摩崖浮雕大佛为我国摩崖浮雕佛像之最,是北周雕塑的典型代表,它的风格既有对前代佛教造像的继承,更有这个时期自己的发展和创新,这种继承与发展的结果,既具有时代和环境性特点,又以自己独特的地域性特征区别于其它地区的造像形式。
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通过对武山县的地理环境、历史发展、人文特点等各方面的客观介绍,构架起拉梢寺摩崖浮雕的存在空间。第二章以高僧鸠摩罗什(343-413)传教的路线为线索,分析北周之前和北周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佛教造像特点,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表明了拉梢寺造像的独特之处。这一部分为本文的重点,也是本文的主题。第三章从佛教仪规、时代的审美特点及本土人文因素等方面探溯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以期达到对前一部分的深入理解。第四章肯定了拉梢寺摩崖造像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最后以与当代人文艺术的关照为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