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背景下产业优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以贵港为例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we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进入“十四五”发展的历史新时期,经济结构和城市发展继续呈现整体快速跃进的发展趋势,但现阶段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区域不协调发展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5月首次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这一重大战略部署,旨在通过激发国内巨大市场潜力,强化与东盟等国际地区贸易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持续推进与RECP等对外经贸协议的签署,为双循环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此类机遇有利于促使中西部城市深度参与国内产业分工和进一步融入到国际循环的贸易合作发展之中。至此,优化产业结构拉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广西、云南等沿边省份经济增长,成为推动地区区域协调的核心方式与重要手段。贵港作为广西内部的次级中心城市,是广西参与到国际国内双循环的主要节点城市,起着联系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作用。本文以贵港为研究对象,尝试以双循环发展为导向,以产业发展为切入点,运用实证分析与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贵港区域协调发展路径进行探索,提出贵港产业发展优化策略。首先,利用总体标准差、泰尔熵标准、地区变差系数对贵港区域经济发展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县区经济运行差异,并通过地区空间发展对比分析,发现贵港对接双循环战略的合作优势。其次,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贵港区域协调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发现与“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间综合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不协调问题严重。为此,构建双循环背景下的贵港产业选择方法,以产业优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运用产业静态、动态集聚指数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体系进行潜力合作对比分析;并依据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比东盟贸易产品优势,结合贵港产业规划与发展特点,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最终确定在双循环背景下贵港产业选择(13类重点发展产业)与发展定位:即全面实施以传统产业为主(7类)、以战略性新兴产业(6类)为辅的产业发展方略。再次,对贵港产业空间发展规划进行分析,确定其空间布局模式与乡镇产业发展重点;并分别以自然资源、人口资源、交通与运输、产业结构四类影响区域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为评价条件,对贵港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进行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并对产业核心发展乡镇进行布局分类。通过两者对比,归纳出贵港区域协调产业空间布局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依据发展问题,制定出贵港产业优化原则与空间优化目标;利用产业选择结果与适宜性布局分类,并运用区位商分析县区重点发展产业,确定乡镇产业优化总体思路与产业体系发展方向;分别以农业、旅游业和制造业为核心对空间布局进行优化,制定出贵港区域协调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战略,基于此从整体层面确定“一核+两副+二轴三区”的城镇产业空间布局模式并对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进行调整,建立产业发展保障机制。最终,以产业空间布局优化为途径,实现双循环背景下贵港区域协调发展,并为我国西部地区发展中城市探索区域协调发展路径提供方法借鉴。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和对财务共享中心相关理论的研究,以A集团为例,介绍了A集团的经营特点及行业地位,从战略定位、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三个不同角度对A集团的财务共享中心目前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运用财务共享中心相关理论分析A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财务共享中心战略定位不明确,二是财务共享中心组织架构不完善,三是财务共享中心运作模式不健全。结合财务共享中心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和其他相关
紫花苜蓿作为重要的豆科牧草,由于苜蓿种植以培肥地力兼顾饲草生产为主,多种植在土壤瘠薄的田块,多次刈割还会增加土壤矿物质元素的消耗和有机质的缺失,再加上苜蓿种植过程中基本不施肥或很少施肥,管理粗放,从而导致苜蓿的生产潜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合理施用有机肥配施部分化肥或将成为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进而提高苜蓿品质与产量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是解决经济与生态效益矛盾的重要途径。为了探寻紫花苜蓿种植最佳施肥
铁电材料作为一种常用的功能性材料,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中。以热释电纳米发电机及光伏器件等用于转化能量作为内置供电的自驱动微纳电子器件成为大家所研究的重点。研究基于铁电材料的纳米发电机对于提高有限空间中的能量利用具有非凡的意义,然而人们对于基于铁电材料的耦合纳米发电机的研究较为有限,器件中各种效应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不够深入。本文首先通过固相烧结法制备了基于钛酸铋钠(Bi0.5Na0.5
WRKY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代谢以及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等生理生化反应中充当着重要角色。本研究中对向日葵Ha WRKY33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了目的基因并进行亚细胞定位,检测了向日葵锈病菌侵染条件下该基因在抗感病品种中的组织表达特性,以及在不同激素诱导条件下的表达差异,为进一步揭示向日葵锈菌侵染过程中该基因的作用和功能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可知:Ha WRKY
每一个城市都有独特的城市风貌与人文风情,深圳作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国际花园城市,其景观设计手法与理念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作为南山区的核心,深圳人才公园拥有优良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良好的城市风光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前往。为了使深圳市城市公园在景观营造、公园特色、人文关怀等方面与游客的实际需求结合得更加紧密,根据“使用者行为——空间”理论,运用问卷调查法、行为标记法和数据分析法对公园的景观基础设施和使用
杉木人工林在我国森林类型中有重要地位且碳汇潜力巨大,对实现碳中和有重要意义。人工纯林经营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不利于森林碳汇的增长,因此亟需将纯林经营转为近自然经营,以实现森林可持续和增加碳汇。针叶纯林转变为异龄针阔混交林后,森林碳汇功能将发生重大变化。然而对于森林群落演替与碳积累及碳分配机制之间关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研究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与红锥(Castano
研究背景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都面临着复杂电磁辐射暴露带来的危害。与此同时,不育症已成为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其中男性因素引起的不育症不容忽视。有研究表明过量电磁辐射暴露会导致男性生育能力下降。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电磁辐射防护剂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分子氢逐渐成为生物损伤防治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具有抗氧化、抗凋亡、抗炎症和抗电离辐射等诸多作用。分子氢能否发挥雄性生
近年来,在深圳市“花城”建设的背景下,深圳市对多年生草本花卉的运用达到空前盛况,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新多年生主义(the new perennialist)景观设计理念的研究,以深圳市主要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理论结合实际,填补在构建现代城市自然式花园景观中创新型园艺的空白,达到提高城市植物多样性、提升城市自然式景观、减少城市绿化养护管理成本的目的。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本文梳理了“新多年生主
人类皮肤作为人体灵敏度最高、最复杂的传感网络之一,它可以将外部环境刺激转化为生理电信号供大脑处理。而作为一种具备敏锐感知外界刺激的可穿戴电子器件,仿生型电子皮肤近年来在人工智能、软机器人和健康监测等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为弥补目前电子皮肤的可拉伸、应变可视化、自驱动等多功能集成一体化的不足,并为电子皮肤在二维平面内实现各向异性的拉伸应变传感提供思路与实践基础,本论文通过仿头足类动物的变色机制并耦合摩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不断深入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级党政机关部署的“互联网+政务”的服务覆盖面越来越大,不断提升电子政务使用率和效率是必然趋势。我国各级党政机关在建设电子政务不断取得新成绩的同时,敌对势力的间谍组织、情报机构对其的关注也在不断加强,我国党政机关所面临的窃密、泄密手段越来越丰富多样、形势愈发严峻,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威胁。如何进一步提高政府电子政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