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受到国家民族文化发展政策、全国流动浪潮以及全球化的影响,民族地区掌握技艺的传统手工艺人已逐渐脱离单一的农业生产方式。当下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追求,以及对充满神秘性和异域性的传统民族文化的向往,间接促使了少数民族手工艺人的流动与社会文化的变迁。此外,政府和专家学者的介入,相应民族的能人、精英开始探寻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护的出路,创办一系列工艺坊、合作社与社会型文化企业,为掌握技艺却闲置在记忆中无处施展的民间艺人提供了平台与舞台。这亦为少数民族手工艺者的流动创造了条件,在流动这一过程中,手工艺人从原生生活地域流动到异文化地域,不仅所处的生活与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而且他们时时在与他者进行接触与交流,导致传统手工艺人本身及其民族传统文化发生了显性与隐性的变迁。 本文从人口的流动视角出发,运用全球化理论、文化变迁理论等探讨苗族传统蜡染及其民族文化的变迁。随着人的生存需要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苗族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发生解构。在这种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碰撞矛盾中,在文化解构和复兴的双向运动中,传统蜡染手工艺者群体及其文化也在发生着变化。本文运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文献分析法、文本分析法、深度访谈法、比较法与参与观察法探究流动手工艺人的基本现状及其民族文化的变迁。一是通过蜡染手工艺人流动,分析其物质文化与精神生活方式所发生的变化;二是探讨了艺人本身的视野和他者的视野中的文化变迁。本文通过全面探讨蜡染手工艺者流动与文化变迁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对民族地区文化变迁的认识和了解,以期为民族地区民间艺人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保护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