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它的发展与更替可以借助库恩的科学范式理论得到阐释。社会人类学同自然科学一样有一个统一的范式理论来统摄该学科领域内不同的观点与主张,社会人类学的发展过程就是该范式理论的形成与变更过程,它也同自然科学范式理论一样经历了前科学、科学、反常、危机和变革等不同的时期。社会达尔文主义以其共同由来、逐渐进化、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基本原则和核心内容在现代社会生活和文化学科中具有持久而强烈的影响力,于是它不但把社会人类学推上了“科学史”的舞台,而且成为该学科的范式理论。社会达尔文主义是以上升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时代风潮作为支撑点的,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转型,人们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虔诚信仰开始产生动摇与狐疑;而随着西方个人主义思潮的兴起与新历史主义的产生,社会达尔文主义不断受到社会人类学界内外猛烈的批评与攻击,这种抨击的声势为断壮大,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范式理论地位开始产生危机。当马克思唯物史观对它展开批判之后,社会人类学范式理论变革的脚步也稍稍来临。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是与社会人类学对话的理论平台,这是因为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关于政治观念、法权观念尤其是古代社会结构、国家和文明的起源的分析与批判与社会人类学的研究课题有相通之处。社会批判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一起构成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两大视域,社会批判理论贯穿于马克思的整个理论生涯,虽然一度被政治经济学批判所遮蔽,但又通过马克思的“晚年笔记”得到澄明。借用阿尔都塞的文本解释学——“症侯阅读法”,揭示马克思“晚年笔记”的理论主旨和核心论题,这是打开我们理解马克思运用社会批判理论展开对社会人类学范式理论社会达尔文主义批判的一把重要钥匙。社会人类学通过社会批判理论丰富和充实了马克思唯物史观,但它通过唯物史观的批判促进了自己学科的发展。 社会人类学范式理论是以它的生物学原则作为理论指导的,它用生物学的概念范式来分析社会,把社会关系或社会机体及其发展看成是一种生物学图式的展现。这在理论上是根本错误的,在方法论上也是行不通的,其实质是机械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观念的显露,是与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原则相对立的。“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这表明了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理论原则是他实践唯物主义原则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展现,实践原则是他对社会人类学批判的理论根基。在马克思看来,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实践活动关系的产物,一切文化意识观念都植根于实践活动;自然史和人类史是实践基础上的统一。由于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就既能把社会人类学理论的精华吸收到自己的理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