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纤维素—聚乙二醇乙酰化改性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meixueer2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菌纤维素(简称BC,Bacterial Cellulose)是一种由木醋杆菌发酵而成的天然高分子材料,由纳米尺寸的微纤组成网络结构,力学性能优异,干膜拉伸强度可以达到120MPa。细菌纤维素与生物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在自然环境下可以被降解。聚乙二醇(简称PEG,Polyethylene glycol)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无毒无害,可以直接加入到BC培养基中。聚乙二醇分子可以与细菌纤维素微纤丝相互缠结,形成更为致密均匀的网络结构。近年来有文献显示,细菌纤维素经过乙酰化改性后,热稳定性能、机械性能获得提高,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液晶性。复合膜有望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液晶光学材料等领域。本文分别通过原位复合法和浸渍复合法两种不同工艺,制备细菌纤维素-聚乙二醇复合膜材料。在无溶剂和柠檬酸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在乙酸酐/乙酸反应体系中对BC/BC-PEG膜进行乙酰化改性,获得乙酰化BC/BC-PEG膜。本文对获得的BC膜以及BC-PEG复合膜微观表面形貌、组成结构、结晶性能、热性能、力学性能等性能分别采用了 SEM、IR、XRD、TG等方法进行表征测试。结果显示:由SEM图可以看出,原位复合聚乙二醇后,细菌纤维素微纤丝与聚乙二醇分子之间可以实现有效的相互缠连,形成更为致密规整的纳米纤维网络结构;复合PEG3.0的BC-PEG膜相比纯BC膜,拉伸强度可以提高44%,透光率可以由61%提升到88%;复合聚乙二醇对细菌纤维素的高结晶性没有明显影响;经过乙酰化改性的BC/BC-PEG干膜,透光率最高在可见光区可以达到90%,在反应较短时间(1h)内,拉伸强度提高比例超过50%;BC/BC-PEG经过表面乙酰化反应后,可以保留膜材料的良好的结晶内核,同时赋予表面一定的疏水性能,提高了其在生物医用材料、液晶光学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其他文献
目的:MRI作为测量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股骨颈前倾角较新的影像方法,因其无辐射,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多,但仍需评价其稳定性及可重复性。方法:MRI测量了22例临床与X线初步诊断为DDH患
激励力=期望值×效价,人的积极性被调动的大小取决于期望值与效价的乘积,因此企业应当在年初就制定、下发年终奖方案。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社区康复患者精神症状与家庭负担的相关性以及康复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01例精神分裂症社区康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6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开放兴趣小组,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利用叶片的形态对植物进行分类鉴定已经广泛的应用到现生和化石植物研究中。但是,相对而言人们对于叶片形态中包含的数据的使用却较少。本文使用不同数学分析与图形处理软件,
作者经多次实验找出溶出峰电流与支持电解质浓度、富集时间、共存离子、富集溶出方式、扫描速度及电极转速等关系,严格处理电极,从而确定了测定木材水解糖液中镉、铅、铜的最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