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尺度理论的肺肠病灶分割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_20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癌与结直肠癌是当今致死率较高的两大恶性肿瘤,且常以肺结节及肠息肉形式作为其早期可能性表征。肺结节与肠息肉分割作为性状判断、体积度量、倍增速率跟踪等关键步骤的基础,能够为疾病分析及治疗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同时,准确的病灶分割结果还可以提升病灶特征提取、良恶性判断、三维重建及可视化等图像处理方法的精准程度。因此,无论是从提高医疗信息化水平的角度,还是从推动医学图像处理领域相关研究发展的角度,针对肺结节与肠息肉的分割进行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肺结节及肠息肉病灶图像中存在的过渡区域、丰富纹理、病灶像素亮度分布不均匀及病灶表面情况复杂等制约算法性能的问题,从两类医学图像的病灶特点出发,分析了病灶特征与尺度的关系,对不同尺度下病灶图像的像素相似性、边缘特征及区域像素亮度/颜色分布等内容展开研究,以实现病灶的稳定和准确分割。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医学图像分析中,对病灶的提取和诊断建立在适当尺度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病灶亮度、轮廓及像素分布与分析尺度的关系,并从像素变化角度出发,提出了医学图像多尺度平滑模型。通过研究图像局部结构信息中平滑核函数扩散性能与保边平滑的关系,总结了保边平滑需要满足的两个理想条件。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了传统平滑核函数在保边平滑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视觉的空间特性设计了改进的线性平滑核函数。而为弥补传统核函数中存在阶梯效应等问题,本文在松弛保边平滑条件的基础上,设计了两个非线性平滑核函数,并分析了两函数的扩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改进的线性平滑核函数能够提高区域一致性且具有较低的计算成本;而两个非线性平滑核函数能够有效保护病灶边缘信息,平滑病灶图像中的纹理和亮度分布不均匀等。(2)针对肺结节分割的准确性易受像素相似性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尺度像素相似性的DR肺结节分割模型。该模型通过分析肺结节内部像素内聚性及组织间的差异性,利用肺结节病灶结构特征,设计了基于肺结节内容的模式表示。结节模式给定了转移的边值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结节中过渡区域导致的分割失效问题。而为提高像素相似性、克服纹理及区域非一致性对分割的影响,联合本文改进的线性平滑核函数,构建分割的平滑能量项,并获得用于多尺度信息融合的尺度分量。在分割模型的求解中,本文结合有限元素思想,对有界域进行剖分,通过理论推导将连续问题离散化,以求得分割的数值解。该模型在病灶分割的精度及稳定性上均有良好表现,特别是在处理肺结节与周围组织间包含过渡区域的病灶样本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3)针对肺结节病灶及周围组织中丰富纹理及像素亮度不均匀造成的分割结果偏离结节边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尺度边缘的DR肺结节分割模型。该模型分析了边缘的多尺度特性,并根据肺结节病灶几何度量的有限性,联合曲线演化理论,驱动演化曲线收敛到病灶轮廓邻域。为克服曲线演化过程中病灶和周围组织中丰富纹理及像素亮度分布不均匀等造成的收敛偏移,利用本文改进的保边平滑核函数,构建保边平滑能量项,提高曲线定位准确性。为提高曲线演化效率,设计了改进的轻量级图像金字塔,为肺结节分割提供随形初始化曲线,以降低分割的时间成本。同时,针对过平滑导致的分割精度降低甚至分割曲线消失问题,本文设计相邻尺度分割结果的判断指标,并给出了分割的终止条件,以实现合适尺度上的病灶分割。该模型能够克服丰富纹理及像素亮度分布不均匀的影响,在分割准确性上具有良好表现。(4)针对肠息肉图像中复杂的病灶表面情况及复杂外部结构导致的分割精度低、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尺度混合特征的肠息肉分割模型。该模型通过结合不同尺度的边缘特征和表面模型,构建分割的能量泛函。为克服肠黏膜纹理、食物残留及组织病变等对表面模型精度的影响,利用改进的保边平滑核函数,抑制了区域像素亮度/颜色的非一致性,并联合直方图形状分析,获得了基于图像内容的子区域个数,优化了表面模型的参数估计。此外,为使分割模型能够在合适的尺度下获得分割结果,本文设计相邻两次分割结果的相似度指标,并根据其变化设计了分割的终止条件。该模型在继承肠息肉图像低层特征的基础上,拓展了特征的尺度信息,在对病灶表面情况复杂、包含弱边缘及纹理的肠息肉病灶进行处理时,依然能够获得相对准确的分割结果。
其他文献
心音信号和心电信号作为常见的医疗时序数据,具有易采集、价格低廉、无创无损及重复性好等特点,在医学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初步诊断及病情的长期监测。对这些医学时序信号进行准确处理与分析,可更好地协助医生把握病情,制定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案,从而提升全社会的整体健康水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传统信号处理方法对心音信号和心电信号的分析与应用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处理该类时序数据时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面对
现代图形学应用的飞速发展对超大规模复杂场景绘制、高分辨率显示呈现、高真实感用户体验以及实时绘制效率提出了愈加严峻的挑战。尽管计算机硬件性能在近年来得到了极大提高,但仍然无法满足越来越高的需求。作为并行计算在图形学领域的具体运用,并行图形绘制系统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案之一。但是多节点间的绘制任务分配一直是制约并行图形绘制系统整体性能的瓶颈,因此,研究如何实现绘制负载平衡成为影响最终绘制效果的关键
由于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以及社交网络的不断普及,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在互联网上分享有趣的内容,使得互联网上不同模态的多媒体数据(如文本,图像和视频等)呈现爆炸性增长、海量性集聚的特点。如此大规模的数据标志着多媒体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同时给基于多模态学习的研究和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以深度神经网络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如何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模拟人类大脑的认知和理解
深度学习又称为深度神经网络,是人工神经网络的一种,是一种通过堆叠多层非线性变换方法对高复杂性数据进行建模的算法。在图像处理领域,深度学习主要是指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简称DCNN)。人工神经网络的概念自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被提出以来,几经发展和沉寂,在本世纪初又开启新一轮发展热潮,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图像目标检测的目的是判断图像中是否
计算机科学融合音乐学并推动音乐学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催生了两个大的研究方向:音乐信息检索和音乐生成。其中,音乐检测是音乐信息检索领域的一项关键任务,它聚焦于研究如何从音频中检测出音乐事件及发生的位置;音乐生成是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方面的一项探索,它关注于研究能让计算机自动进行音乐创作的算法。随着数字音乐数量的与日俱增,神经网络方法善于学习海量数据以及具备强大建模能力的特点使其成为近年来音乐检测和音乐生成
三维图形绘制在游戏娱乐、虚拟现实、科学计算可视化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而且在实时和真实方面的绘制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软硬件的计算性能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面对数据规模的日益增长,大规模数据的实时绘制面临巨大挑战。本文主要针对体数据和地理地形数据的真实和实时绘制技术展开研究。对于精度高、体量大的体数据,三维可视化计算量大,同时增加光照计算更加重了计算负担。大规模地理地形数据一直存在如何高效处理和绘
神经科学研究证明,生物神经网络之间的细胞是通过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发放的脉冲)来进行相互通信的。因此,更具有生物可塑性和强大信息处理能力的第三代神经网络:脉冲神经网络(杓杰杩杫杩杮杧李来杵杲条杬李来杴杷杯杲杫,杓李李)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与传统的基于频率的神经网络不同,杓李李能够处理和提取脉冲信号中编码的时间动态特征,从而使其更加具有生物可塑性,且计算能力更强,功耗更低,在未来的移动智能领域具有
近年来,以软件代码为载体的网络安全问题频频发生,软件代码同源判定作为解决网络攻击溯源等安全问题的共性关键技术变得尤为重要,准确定位软件代码来源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由于当前软件代码具备运行平台多样、变形手段繁多、表现形式复杂等多形态特点,导致其同源判定极为困难。如何有效的发现多形态软件代码同源,对增强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的防护力、威慑力至关重要。面向多形态软件代码的同源判定,首先需厘清软件代码同源的概
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数字产品的复制与传播变得非常便捷。相应的,盗版行为也日益猖獗,给版权商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急需有效的版权保护措施来遏制盗版行为。在这一背景下,学者们提出了数字水印技术,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成功应用于多媒体数字产品的版权保护,挽回了盗版带来的经济损失。因而,研究数字水印技术,进一步提升其版权保护效果,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的工作。音视频
在国家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和“健康中国”的时代背景下,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智能医学被看作是未来医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同时也是多学科交叉的高尖科技。医学图像的精准分析是智能医学在科学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关键所在。丰富的影像资源使眼科成为了最适合开展人工智能诊断的一个研究领域,展现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响应“十三五”眼健康规划,研究了眼底病变智能诊断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