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司法过程中运用法律方法的两个维度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ua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律方法是法治理想成为可能的条件之一,其构成了成文法向判决转化的桥梁。在对法律方法运用的研究中,可接受性是备受关注的重点。但法律方法不是一般的技术,而是具有规范意义的技术,这个规范性的核心对于法律制度的存在以及法律体系作为一个社会行动框架发挥功能而言是必要的条件。因此,在司法过程中运用法律方法时,如何权衡可接受性与规范性两个维度,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包括引言、正文、结束语三部分,其中正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介绍了法律方法的体系,围绕着法律方法发展至今所经历的一段并不轻松的名义辨析旅程,明确本文研究对象具体所指。第二章主要关注法律方法运用的可接受性追求,一方面将“目光向后”,从法律渊源的视角考察关于可接受性的既有理论与话语资源;另一方面“放眼当下”,分析影响可接受性的主要因素。第三章主要关注法律方法运用的规范性追求,重点考察法律方法是否具有一个规范核心?如果有,我们将在何种意义上主张该规范性?其规范意义的彰显是会保证法律制度的生命力还是会使法律制度陷于教条?第四章则论述司法实践中上述两个维度的冲突和平衡。我们认为,重点不是基于冲突而反方法论,抑或纯粹倡导某种价值,而是在法律方法运用中尽可能平衡可接受性和规范性两个维度的追求。近十年来,法律方法受到国内学界的普遍关注,成为法学研究中的“显学”。在欣欣向荣的法律方法研究中声称创新,势必自陷于知识上的狂妄。事实上,就知识本身而言,本文或许没有明显创新。但在立意上,本文志趣不在于阐述、分析各种法律方法及其相互关系,而在于结合社会变迁和司法改革的时空背景,从可接受性和规范性两个视角出发,审视司法过程中法律方法的运用,这是本文力图创新的地方。
其他文献
近年来,员工频繁离职已经成为诸多行业和企业的常态,对其原因与对策的研究已成为管理层的当务之急和学术界的重要议题之一。引发离职的原因具有复杂性、动态性的特点,职业稳
<正>如果不给员工方向,只是蒙上其眼睛,把战马当驴来使唤的时候,那一定会是野马四处奔窜,队伍一定会溃散。国内商学院和管理学界,应该关注和研究中国两类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一
2013年全国两会公布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卫生部整合,组建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这一调整让本以控制人口增长为主要目标的计
山东地区民间舞蹈历史悠久、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尤以风格突出的山东三大秧歌为典型代表。将山东秧歌这类民间文化瑰宝依据课程标准加以筛选整编,让其以课程方式迈入校园、走进
文章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建设的相关文献,总结现有文献主要从产业集群视角、发展动力和方向以及金融体系建设三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对特定园区的实证分析较多,主要针对
目的:观察经控制释放材料纳米柔性纳米脂质体制成的外用甲氨蝶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血清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4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3/11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结合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于中国教育问题的研究深刻且独到,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教育理论,对于促进中国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第二十一世纪的中
设施农业是指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适宜动植物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条件而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突破了农业生产中地域与时令的限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
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稀土发光材料。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研究上转换纳米材料,并在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合成制备及生物检测成像、太阳能电池、安全标记等方面
化学学习成败归因的积极与否直接影响到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习惯以及学业成绩。而研究的结果指向于许多中学生因为化学学习归因不正确,而导致其学习动机不积极,致使化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