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切换系统在工程应用中是一种重要的混杂系统,由若干子系统及决定子系统之间切换的切换信号组成。由于理论发展和实际应用的需要,切换系统的分析和综合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切换系统在工程应用中是一种重要的混杂系统,由若干子系统及决定子系统之间切换的切换信号组成。由于理论发展和实际应用的需要,切换系统的分析和综合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当设计控制器或者滤波器的时候一般假设控制器或者滤波器的切换与系统模型同步,这是非常不现实的。本文通过平均驻留时间、驻留时间和状态依赖切换方法,研究离散切换系统在异步切换下控制器和滤波器的设计问题。主要成果如下:研究异步离散切换系统的H∞滤波器设计问题。针对具有异步切换和测量丢失的切换系统设计滤波器使滤波误差系统指数稳定并具有H∞性能。给出了使得滤波误差系统指数稳定的异步滤波器存在条件,并且在不匹配段(滤波器和系统模型切换信号不一致)允许子系统不稳定。对于异步切换系统,提出了状态依赖驻留时间的控制方法。这种方法不仅使异步切换系统稳定并且降低了子系统的驻留时间条件限制。获得异步切换系统稳定并具有l2增益的条件,并且Lyapunov函数中矩阵参数没有μ倍常数限制。基于带有驻留时间限制的状态依赖方法解决离散切换系统的异步H∞控制问题。在给定驻留时间内,选择Lyapunov函数矩阵参数P(k)在给定驻留时间内线性增长,此后保持恒定直到下次切换。设计切换信号和Lyapunov函数使得函数能量在切换点是下降的,并用来弥补由控制器和系统模型的异步现象引起的能量上升,从而保证切换系统能量是整体下降的。最后,对全文的工作进行总结,并指出下一步的研究内容。
其他文献
随着机器视觉的不断发展,许多相关理论的日益成熟和完善,色选算法的研究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并被推广到了众多领域。本文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大米颗粒快速、有效的识别,且检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其安全稳定性越来越重要,继电保护装置在保障电力系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检测最好的手段是采用继电保护实验仪。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继电保护测试技术历史和现状,针对现有的继电保护实验仪配置相对落后、硬件结构复杂、调试工作量大等不足之处,设计了一种以单片机为控制器的继电保护实验仪。根据继电保护实验仪输出的电压电流信号以及测量时间等技术指标
随着机器人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地扩大,陆地型机器人开始不能满足人类改善生活条件、探索自然环境的需要。因此,许多国家先后建立起专门的研究机构,用来进行
切换系统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学者们对切换系统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研究切换系统的控制问题时,一般假设控制器和子系统切换是完全匹配的,
高速铁路建设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但是高速铁路的安全保障体系发展相对滞后,无论是安全监测系统,还是自动化应急措施的发展水平,都与我国高速铁路铺设规模在世界上的排
21世纪以来,全球化的高速发展促使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消耗速度急剧增长,化石能源的价格也一路升高,能源危机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社会强烈关注。因此,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开发利用新型绿色可再生能源具有重大意义。为了最大化地利用太阳能,提高光伏发电的效率和时长。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市电补偿的光伏逆变器。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光伏发电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设计了基于市电
摘要:开关磁阻电机(简称SRM)控制器系统是一种新型机电一体化无级调速系统,由于其结构简单、节能高效、成本低、启动电流小、启动转矩大、调速性能好等优点,已经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然而SRM也存在系统非线性严重、控制复杂等不足,针对特定的应用场合和特定的电机只能用特制的控制器来控制,才能发挥出它的优势,控制器不能像变频器那样实现通用性,严重阻碍了SRM的发展和推广。本文为实现SRM控制器的通用性,通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 (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作为制氢方式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SOEC电化学特性测量实验研究课题为背景,
红外技术是人类认识和探索自然的一种新工具,并广泛应用在生物、医学、地质学等科学领域以及军事方面。由于自然环境以及红外设备固有特性,红外图像易被噪声污染,且红外图像的清
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依赖于电网供电质量。提高电能质量最为常见的方式之一就是对低压配电网进行三相不平衡治理,同时补偿无功功率实现电网功率因数提高。三相不平衡常见治理方式有电容器调补装置、智能换相开关、静止无功补偿器(DSTATCOM)。其中电容器调补装置有成本高、体积大、补偿效果依赖于电网功率因数的缺点,换相开关对换相时间要求较高,否则会引起电网波动甚至可能出现断电。故本文研究了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