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酸抗氧化活性的构效关系及抗氧化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45574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酚酸作为一种重要的天然酚类化合物,不仅是人类从自然界直接摄入的重要的酚类物质,也是大分子多酚重要的体内代谢物,它具有抗癌、抗病毒、抗炎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为了进一步了解它的活性机制,特别是在抗氧化方面的量效和构效关系,本文选取了多种药用、药食同源植物材料,对其总酚和抗氧化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然后以常见的几种酚酸为母核,通过实验测定酚酸的抗氧化活性,并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研究酚酸抗氧化能力和推测抗氧化机制。筛选出可以大规模利用的多酚来源的植物材料,并研究酚酸抗氧化的构效关系为酚酸的分子改性提供理论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取药用、药食同源植物材料54种,对植物材料的总酚与总黄酮、总抗氧化能力(FRAP)、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测定和相关性分析。以总酚含量为基础将54种植物材料分为5组:A组(n=4)总酚含量>200 mg/g;B组(n=8)总酚含量为100200mg/g;C组(n=11)、D组(n=27)和E组(n=3)总酚含量均<100 mg/g。总酚含量与FRAP显著相关,且线性拟合度高,r=0.987;说明酚类物质与抗氧化活性上存在量效关系,且蔷薇科植物黑莓叶片、红树莓叶片和胡桃科核桃种皮可以作为潜在植物多酚原料。(2)以水杨酸(2-H-B)为母核,研究常见取代基团甲基(-CH3)、甲氧基(-OCH3)和氨基(-NH2)对酚酸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选取了12种2-H-B衍生物,通过实验测定抗氧化能力,并运用DFT理论中的B3LYP方法对酚酸的键解离能(BDE)、电离势(IP)、质子解离焓(PDE)、质子亲和力(PA)、电子转移焓(ETE)以及最高占据轨道能量(HOMO)进行计算。抗氧化测定结果显示,这三个取代基团的加入对2-H-B的抗氧化活性均有提升,提升的大小顺序为:-NH2>-OCH3>-CH3,且取代基位于2-H-B的2-OH邻位和对位时对抗氧化活性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间位。气相中的BDE、IP、极性溶剂中的ETE和HOMO能量与实验结果匹配较好,-CH3、-OCH3和-NH2这三个取代基团的加入均减小了2-H-B的BDE值、IP值、ETE值和HOMO能量的绝对值,减小程度均为:-NH2>-OCH3>-CH3。所以推测在气相中以氢原子转移(HAT)机制为主,而极性溶剂中以顺序质子电子转移(SPLET)机制为主。(3)以羟基苯甲酸为母核,研究邻-羟基、邻-甲氧基和不同的羧酸基团对酚酸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选取了18种酚酸,测定了抗氧化活性,并使用B3LYP和M06-2X方法计算了相应的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当苯环上的其他取代基相同时,与-COOH相比-CH2COOH和-CH=CHCOOH可以提高酚酸的抗氧化活性。邻-羟基和邻-甲氧基的引入可以促进酚酸的抗氧化活性,且随着引入数量增大而增大。同时,通过HPLC-MS检测到芥子酸和阿魏酸在DPPH-乙醇体系里有脱氢二聚体的生成。与-COOH相比,通过引入-CH2COOH和-CH=CHCOOH,可以降低酚羟基的BDE、IP和ETE;邻-羟基和邻-甲氧基也可降低酚羟基的BDE、IP和ETE。通过比较实验和计算结果,推测HAT和SPLET机制均有可能发生在DPPH反应体系中,而SPLET机制被认为是FRAP系统中的主要反应机制。(4)为了确定芥子酸(SA)和阿魏酸(FA)在DPPH-乙醇体系中生成的脱氢二聚体的结构,合成了芥子酸8-8二聚体和阿魏酸8-8二聚体各三种,并测定二聚体的抗氧化活性,使用M06-2X计算了BDE等参数。结果显示,SA和FA在DPPH-乙醇体系中生成的脱氢二聚体为8-8二内酯二聚体(DSA-1和DFA-1);抗氧化活性顺序为:DSA-3>DSA-2>DSA-1和DFA-3>DFA-2>DFA-1,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同时,发现DSA-2和DFA-2中,侧链上的双键增加了酚羟基的抗氧化活性。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要消除城乡土地管理的二元体制,构建统一无差别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全面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在中枢神经系统痛调制的研究中应用行为观察的方法,结合神经系统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改变,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中区痛调制过程中神经化学构筑和行为改变之间的关系。着重介绍观察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