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应性是当代政府的重要特征。积极回应民众的需求,为民众提供满意、优质的服务是当代政府的基本要求。就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回应型政府是整个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趋势。近几年来,频发的群体性事件尽管表现形式各异,但都在不断拷问着政府的执政能力,从侧面折射出一些政府回应不足的现实。政府的回应不当导致社会冲突被激化并以群体性事件的方式频繁表现,造成了重大的社会负面影响。一些群体性事件的最终结果表明,一些地方政府对人民群众长期的合理诉求解决不到位,甚至是不作为,推卸责任,都将导致政府回应能力下降。这时各种谣言哪怕是荒唐可笑的谣言都会有人深信不疑,这也往往成为群体性事件爆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互动沟通,让公民与政府通过协商对话,使政府及时了解并回应公众的诉求,使公众诉求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以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有利于消除群体性事件产生的隐患,抑制群体性事件的恶性爆发。本文以群体性事件为背景,以公众诉求与政府回应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二者的互动回应机制的构建为视角,对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中公众诉求与政府回应的关系进行研究,为政府和公众之间良好关系的形成和政府的转型提供参考。论文的研究框架总共分为七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是提出问题,对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分析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等。第二章:分析问题。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回应机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取得的成效和不足进行了梳理,其次对群体性事件中公众诉求与政府回应互动不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而引出第三章提出的假设。第三章:提出假设。首先,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互动回应机制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运用系统的相关原理,在综合学界已有定义的基础上,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回应规制进行设定,最后对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回应机制的实现路径进行描述。第四章:合理性验证。本章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互动回应机制中机理的合理性、规制的合理性、实现路径的合理性分别进行了论证。第五章:可行性论证。本章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互动回应机制中机理的可行性、规制的可行性、实现路径的可行性分别进行了论证。第六章:有效性论证。本章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互动回应机制中机理的有效性、规制的有效性、实现路径的有效性分别进行了论证。第七章:结论和展望。对文章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做了简单的归纳总结,并对论文撰写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做了简明扼要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