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作为我国人才培养与选拔的大型考试,对高中教学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尤其是作文部分,其分值大且对学生能力要求高而一直备受关注。随着2017年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的全面铺开,2020年建成具有中国特色高考制度的到来,高中作文教学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毫不夸张的说,作文教学的好坏与学生高考语文成绩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如何切实有效的开展作文教学,更好的把“考”与“教”相结合,已然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历史背景出发,通过把握高考作文命题规律,找寻高考作文命题特点,深入挖掘高考改革体制下高中作文教学的问题与不足,以此探索出一套实用且高效的作文教学策略。基于此,本文以广东省云浮市三所高中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经验总结法等方式进行研究,主要内容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的研究缘起及意义,归纳和整理了当前新高考下作文教学的研究成果,并从相关文献中获得启示。第二部分是阐述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及其与作文教学的关系。通过分析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包括对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概念的界定,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的变化、命题特征的概述,预测出新高考下作文命题的发展趋势。浅析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之间的关系,并归纳总结出在此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对高中作文教学影响。第三部分是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笔者通过在学生群体中派发问卷以及对师生进行访谈的方式了解作文教学现状,发现学生对新高考政策欠缺了解。同时,一线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如下问题:学生方面主要有“审题不当,思维狭隘”、“文体训练单一且欠缺规范”和“对生活积累少,素材内容陈旧肤浅”三大问题。教师方面的问题表现在了忽视教材资源的利用价值;教学方式单一,语文活动流于形式;作文评改欠缺有效性等三个方面。据此,笔者对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析因,为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奠定现实基础。第四部分是本论文的重要章节。结合作文教学问题,围绕高考作文命题特点,以此论述开展作文教学的策略。第一,加强师生对新高考和新课标的研读,教师作文教学要落到实处。语文是一门科学性与艺术性兼容,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的学科,而语文能力素养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考试,似乎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则“题在书外,功在书内”。因此,教师不仅要把政策与要求落到实处,还需对学生加强新高考与新课标的解读与普及,让学生重视语文学习,破除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偏见。第二,加强思维训练,提升作文品质。无论是时代的发展,还是课标,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要求,新高考背景下,从立意到行文,都离不开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因果思维的训练,帮助学生精准深刻立意;强化纵向思维训练,增强学生作文逻辑性;注重辩证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突破狭隘的思维定式,防止掉入“非此即彼”的思维怪圈;加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学生作文增色添彩。同时在阅读教学中,把学生置身于一些真实具体的情境中,帮助他们完成高阶认知,多方面全方位的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第三,规范作文文体,训练有的放矢。笔者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发现,学生对文体特征欠缺认识,绝大部分学生对文体知识一知半解,这种淡薄的文体意识导致了学生作文文体杂糅,欠缺规范。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优化以文体类型为中心的作文教学计划,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有的放矢的开展作文文体训练。第四,加强生活感悟,注重时代积累。高考作文命题内蕴丰富,涉及面广,教师在引导学生生活化写作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着眼现实,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在鼓励学生参与生活的同时,要积极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把生活内容当作一门课程去学习。除此之外,还应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每个人都不是社会独立的个体,我们要把自己的利益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第五,重视教材,挖掘利用。由于高中生课业压力大,课程任务繁重,学生能自由分配时间从而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是有限的,加之学生的兴趣阅读与质量阅读不匹配,导致学生的高质量阅读十分短缺。因此,教师可以发挥好语文课本的学习价值,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作文语言表达能力,聚焦语用,先求通再求好;再者,熟读课文,正本清源,概括、凝练课本中可供运用的作文素材;接着,在立足课文的基础上,以读引读,加强阅读的课内外联系,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最后,读写结合,把汲取与表达相统一,实现开阔学生视野,以读促写的目的。第六,丰富教学形式,开展多样活动。作文教学不应拘泥于课堂,而要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丰富作文教学形式,如把作文教学与课本剧表演相结合,“读、写、演”三位一体,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即兴表演能力,打造多样的作文教学课堂;亦可以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开展研究性写作活动,转变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观念,引导学生关注与参与社会实践。第七,量化评分标准,高效讲评改。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高效的讲评有利于加深学生的作文印象,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本文从“作文评语要用心”“作文评改有标准”“作文要不厌其改”三个方面优化作文评改环节,始终把“一切都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与素养”的原则作为选择评改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语。总而言之,本文立足于教学实践,通过探究新高考下高考作文命题特点,把握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二者的关系,找寻出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为高中作文教学发展带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