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肺癌肺门纵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fox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肺癌(lung cancer)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肿瘤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肺癌的死亡率在过去几十年内迅速增长,尽管过去20年内肺癌的诊治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但肺癌的5年生存率仍较低,不足15%。肺癌准确的TNM分期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非常重要。仅部分极早期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超过15%的五年生存率。肺癌患者纵膈分期和生存率密切相关,此外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临床药物实验的筛选以及疗效判断等都是建立在准确的纵膈分期基础上。因此研究者一直在探索能准确评估肺门纵膈淋巴结是否转移的纵膈分期工具。气道内超声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已广泛应用于肺癌患者的纵膈分期及诊断。但是在发生转移的淋巴结中可能会有坏死、液化、良恶性共存等病理表现,而穿刺活检仅能代表穿刺局部的病变,使其诊断的准确性受到一定限制。基于EBUS-TBNA在纵膈分期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引起学者的关注。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und Elastography,UE)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超声诊断技术,可以测量组织的弹性,所反映的是病灶内的硬度情况。通过分析病灶软硬度的不同来判断病灶的性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临床上应用较为成熟,主要用于乳腺、前列腺、甲状腺等浅表器官病变良恶性鉴别,并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结果均表明恶性病变较周围组织硬度增加,可以通过硬度特征来鉴别病变的良恶性。内镜下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主要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对于胰腺包块、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较高。气道内超声内镜下弹性成像技术对肺门和纵膈淋巴结及肺部肿块良恶性的鉴别目前研究较少。本研究的目的为评估气道内超声内镜下弹性成像技术对肺门纵膈淋巴结及肺部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对68个肺门纵膈淋巴结及57个肺部肿块进行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检查,通过弹性评分、应变率比值分析,并与常规超声图像特征比较,探讨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肺部肿块及肺门纵膈淋巴结中的应用价值。第一章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肺癌患者肺门纵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目的1.研究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肺门纵膈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及良恶性淋巴结的弹性成像特征及应变率比值。2.探讨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肺癌患者肺门纵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并与常规超声结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从2014年01月-2015年0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者,经胸部X线、CT检查疑似肺癌的40例患者共68枚淋巴结。所有患者予以超声支气管镜检查,常规行淋巴结气道内超声及弹性成像检查,并予以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EBUS-TBNA)。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通过比较良恶性淋巴结的超声弹性成像特征及弹性成像评分法、应变率比值法与常规超声影像学特征诊断恶性淋巴结准确性差异,评估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鉴别淋巴结良恶性的价值。结果1、常规超声影像学特征中鉴别良恶性淋巴结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包括低回声、回声不均、边界清楚、短径大于1cm(均P<0.01)。2、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在良恶性淋巴结中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弹性评分法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52,其对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价值明显优于常规超声图像特征中的任何一种。以弹性评分≥2.5分为诊断界值,其诊断恶性淋巴结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9%,85.7%,85.7%及76.9%,诊断的准确率为82.3%。在弹性评分和常规超声图像联合诊断指标中以弹性评分联合低回声、边缘清晰、直径大于1cm诊断价值最大,AUC 0.911,其诊断恶性淋巴结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6%,88.1%,90.2%及81.5%,诊断的准确率为86.8%。3、良恶性淋巴结应变率比值(strain ratio,SR)(87.69±49.15 VS 20.60±1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良恶性淋巴结SR和弹性评分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561,P=0.000)。SR诊断恶性淋巴结AUC为0.933,高于常规超声及弹性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UC=0.662,0.705,0.561,0.732及0.852)。SR法对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明显优于弹性评分法及常规超声图像特征中的任何一种。取约登指数最大值时的界值,确定SR诊断良恶性淋巴结的最佳界值为32.07,此时诊断恶性淋巴结敏感性为88.1%,特异性为80.8%,准确性为85.3%,阳性预测值为88.1%,阴性预测值为80.8%。结论1、超声支气管镜下弹性成像技术能有效实现对肺癌患者肺门纵膈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比传统的EBUS图像准确率高。作为传统EBUS图像的补充,可指导EBUS-TBNA。2、应变率比值法对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明显优于弹性评分法及常规超声图像特征中的任何一种。第二章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中央型肺部肿块的诊断价值目的探讨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中央型肺部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7例中央型肺部肿块患者,常规行超声支气管镜及弹性成像检查,并行EBUS-TBNA。通过比较良恶性肺部肿块的超声弹性成像特征与常规超声影像学特征诊断恶性肺部肿块准确性的差异,评估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鉴别中央型肺部肿块良恶性的价值。结果(1)常规超声影像学特征中鉴别良恶性肺部肿块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包括低回声、回声不均、边界清晰、支气管充气征(均P<O.01)。(2)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及应变率比值在良恶性肺部肿块中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应变率比值法对良恶性肺部肿块的鉴别明显优于弹性评分法及常规超声图像特征中的任何一种。应变率比值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841。以应变率比值≥9.785作为诊断界值,其诊断恶性肺部肿块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2%,83.4%,86.1%及72.7%,诊断的准确率为82.5%。结论超声支气管镜下弹性成像技术能有效实现对中央型肺部肿块良恶性的鉴别,比传统的EBUS图像准确率高。
其他文献
运用心理学对门诊就诊的病人采取不同的导诊方法,正确掌握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对抱有不同就诊心态来门诊就诊的病人分析原因,找出对策,使病人得到有效的诊治,提高病人满意度
目前不少医务工作者对恶性肿瘤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对肿瘤治疗新知识、新手段、新技术了解不够,片面认为治疗与否或如何治疗没有太大区别。医院管理者的关注重点也导致肿瘤治疗不
报纸
本文从中国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战略利益,中国参与次区域合作的现状及遇到问题,影响中国在该区域实现利益的因素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中国构建和维护自身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利益及其
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已成为国内外恶性肿瘤的常见诊疗模式。护理人员越来越多以护理专家、专科护士、个案管理护士等身份的参与MDT,参与作出临床决策的过
居住是贯穿人生一辈子福利的基础。在北欧有这样的说法:福利从住宅开始,以住宅结束。没有良好的住宅福利,其他福利也就无从谈起。住宅福利已然重要,但中国城市中产阶级住宅福
代谢综合征是指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发生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更高,
目的探讨中成药海尔福口服液对铝中毒小鼠心肌细胞损害的防治研究。方法随机选取60只小白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组15只。正常组一直予等量蒸馏水灌胃治
在城市污水收集过程中,因管道失修或不文明排放等人为因素导致大量的砂混入污水中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大量的砂粒如果不被有效去除,将会造成管道的堵塞,设备的磨损,减少处理构筑物
目的与背景: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我国国内多个大中城市中[1],它已成为威胁女性生命恶性肿瘤的首位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