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党和国家的经济发展主导思想发生了一定改变,由原来更多重视总量扩张和高速增长转变为更多的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出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概念。从陕西来看,“十一五”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那么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究竟如何,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陕西的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居于什么样的位置,具有哪些比较优势,又或者还存在哪些差距和不足,如何更好的提升陕西的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研究对于当前陕西宏观经济决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经济增长质量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全国31省市“十一五”以来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和对比分析,找出了影响经济增长质量效益的关键因素,就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定位了陕西在全国和西部地区的位置,提出陕西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益水平在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且优势明显,在全国居中游水平,经济增长较为充分但带动就业增长效果较弱,有效性水平不断提高但仍有很大提升潜力,产业结构协调性相对较弱,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水平正在逐步增强,创新性整体水平位居前列但成果转化和推广不足,分享性水平相对差距较大。在评价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继续对当前陕西在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质量效益等方面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明确了当前陕西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及明显特性,总结提出了陕西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提升的内涵和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对构建陕西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提升机制进行探索,明确了提质增效机制应有的系统、务实、协作和开放的构建原则以及陕西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提升机制在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等层面的基本内容和构成要素。最后,文章对提高陕西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提出了几点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