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佣救助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ma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海上货物运输的发展与船舶建造及高科技手段的使用,海难救助的形式经历了三次大变革。最初是出于人道主义而自愿提供援助行为的纯救助(Pure salvage)。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一切事物和行为均被纳入商业化和合同化的范畴,这时,基于“无效果无报酬”原则的海难救助制度逐渐被各国所吸收和借鉴,逐渐成熟并一直广为沿用至今。近年来,雇佣救助成为我国海上救助的一种新兴形式,在实践中较为普遍,船舶所有人采用雇佣专业的救助人员对遇难的船货进行救助的方式,这便是雇佣救助(Employed salvage)。关于雇佣救助,学者争论的焦点在于其法律归属,存在以下三种观点:第一、雇佣救助是当代海难救助的第三种形式,不能简单的用任何一种法律制度进行规制;第二、雇佣救助是一种海上服务形式,属于民法和合同法的调整范围;第三、雇佣救助是一种海上劳务,和海上拖航性质相似,与其他作业指挥方式和计酬方式都十分相似,同样应当由民法和合同法进行调整。雇佣救助与海难救助在报酬获得原则、救助指挥权归属、报酬计算标准存在明显的差异,特别是雇佣救助排除了传统海难救助中“无效果无报酬”原则的适用,背离了海难救助风险共担以及激励机制的核心,因此不认为是海难救助,通过与英国法下雇佣服务的对比,认为中国的雇佣救助从性质、内容上均不属于英国法中的雇佣服务制度,进而分析海上服务合同与雇佣救助的关系,发现雇佣救助的本质是海上服务合同。雇佣救助的法律适用也是争议焦点。《1989年救助公约》是综合了各国的海上交易原则、国际惯例、判例、学术成果等各个方面,对海难救助领域所可能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作出的提炼,而“无效果,无报酬”因其风险共担的本质,以及高额报酬的特点,实现了对救助双方利益的平衡,达到了鼓励救助的目的,是经过各国经年累月的海上救助经验所共同认可的国际惯例,《1989年救助公约》是对“无效果,无报酬”条约化、规范化的成果。因此当事人在选择适用《1989年救助公约》时,应当是在适用“无效果,无报酬”原则的基础上对公约排除适用,而雇佣救助制度已经突破了“无效果,无报酬”原则,从根本上排除了《1989年救助公约》的本质。根据国际条约与我国海商法适用顺位的规定,应当优先适用《1989年救助公约》,而正如前文所论证的,雇佣救助制度不属于《1989年救助公约》所调整的范围,是对公约的整体排除适用,因此,雇佣救助制度也不适用于我国海商法第九章。因为雇佣救助合同是一种海上服务合同,其救助报酬的性质也影响到与共同海损、船舶优先权、保险制度的互相适用上,虽雇佣救助不是海难救助,但这不代表其绝对不能适用其他海事特别制度。通过分析雇佣救助制度现在所面临的困境,提出构建雇佣救助制度的可行性计划。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体育赛事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赛事的管理、策划以及运营还不够成熟,较为明显的是高校体育赛事,面对非常有优势的市场环境,却只能“对内消化”,产生的综合效益还远远不够。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策划学、管理学、传播学等学科为研究的理论依据,以广东省大学生篮球联赛赛事策划为研究对象,以联赛教练员和受众人群为调查对象,对文献综述进行梳理,逐步分析赛事概况、赛事环境
盐碱地园林绿化对于区域生态环境的改造和优化有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盐碱地分布较多,通过园林绿化植物的科学配置,有利于改善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从而实现艺术化的
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献血者的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做好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监测,不同国家和地区相继制定了献血不良反应监测标准,系统性或区域性地开展献血不良反应监测,
在业绩评价管理系统实际应用中,批量数据导入技术是提高数据录入速度的有效途径。文章介绍了基于C#.NET开发平台实现Excel表格导入XML数据库的步骤和实现方法。
马克思哲学是基于现实的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哲学。在一定意义上,马克思哲学指出历史发展的双重动力是基于阶级斗争的革命与基于生产力进步的发展。当马克思哲学转变为“马克思
依托天猫品牌的影响力与数字化运维能力,以新日全国线下布局的10000家销售终端、5000家售后服务网点为基础,架构新零售渠道体系建设。通过线上线下同价,线上支付线下提车,打
知识与拥有知识的个体所处的环境之间有何内在联系?不管是常识还是知识论研究都普遍预设了个体主义的知识观:知识就在头脑之中,个体是否知道某命题完全取决于其内在的或不超
高清海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搞哲学有战略眼光,舍弃枝节之论和无益的渊博,抓住根本,持之以恒地独立思考,做出独创性的成果。高清海老师对人与世界及其关系
“认识辩护问题”是当代西方知识论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各种认识辩护理论之间的争论(无论是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之争,还是融贯论与基础论之争)都是围绕着这一问题而展开的。也
刘宗周是晚明儒学的殿军人物,他统合心学、理学、气学,开创了他别开生面的"慎独"之学。刘宗周处在晚明这样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背景中,他自己又是遗腹子,从小寄生在外祖父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