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我国的财政分权体制从进入到改革开放开始,事权和财权的不匹配情况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事权在不断的下放,但是相应的财权却没有匹配。虽然中央不断通过各种资金方式对地方的财政进行补助,但并没有化解财权和事权不匹配的矛盾,地方政府压力重重,入不敷出。各地方政府不得不想方设法获取额外的财政收入,导致对土地财政的倚重。近年来各个地区土地出让金、土地财政收入的疯涨已成为事实,经济发达地区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已经远远超过了地区的税收收入,土地出让金的增加导致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增大。十八大对财税体制改革作出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的划分,财税体制改革趋于合理,但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土地也总有用完的一天,当政府面临无地可卖的局面时地方政府该如何汲取财政保持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性,这是本文关心的问题。本文从这些问题出发,探究土地财政如何影响江苏省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为深入研究土地依赖程度对财政汲取能力的影响,本文查阅了大量资料,在基于财政分权理论、财政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地租理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江苏省13地市财政汲取能力与土地财政的现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来研究土地财政对地方财政汲取能力的影响趋势如何。同时,地方财政收入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过高这一现象会威胁到江苏省财政的稳定。在实证部分,通过控制其他变量,探究土地依赖程度对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土地财政、土地相关税收、营业税占比、城镇化率对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有显著的负的影响。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有着正的影响。最后在政策建议部分,本文也提出了一些建议:第一,应完善地方税体系,尽快确立地方税主体税种;第二,完善土地出让金管理制度,将土地出让金预算管理纳入到预算法中;第三,加强对税收收入的征收管理以及增加汲取财力的方式;第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政府间横向与纵向转移支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