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湖北省PM2.5遥感反演方法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guotai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能源过量的消耗以及各种高强度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远远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人为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日益增加,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PM2.5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它除了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健康有严重负面影响之外,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全面有效的掌握PM2.5的分布情况及其变化规律对于我国城市环境治理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一方面受限于我国的PM2.5地面监测网络在时间上建成较晚,并且站点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在进行大范围性的PM2.5浓度监测上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传统的地面监测相比,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进而估算近地面PM2.5浓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其具有宏观性强,能快速获取地表污染物的空间变化和时间动态变化信息的特点,不仅可以弥补地面观测的不足,提供更大空间尺度上的PM2.5浓度的时空分布,而且可以对大气污染状况进行长期连续且稳定的监测,提供更为丰富时间尺度上的PM2.5信息,为PM2.5污染的预防和治理,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评估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以湖北省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具有高时间分辨率的Himawari-8 AOD数据,结合气象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建立了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PM2.5浓度估算模型,分析湖北省地区近地面PM2.5浓度的小时级时间变化趋势特点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气象因素对PM2.5浓度变化的影响和原因,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湖北省地区气象因素与PM2.5浓度的相关性分析发现,PM2.5浓度与大气压强、相对湿度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02和0.418;PM2.5浓度与大气温度之间呈较弱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231;PM2.5浓度与风速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15,说明了大气压强、相对湿度和风速为主要影响PM2.5浓度变化的气象因素。(2)利用全球气溶胶自动观测网络(AERONET)对Himawari-8 AOD产品进行区域性验证。通过对Hefei、Shouxian2个AERONET地面站点的AOD数据与Himawari-8 AOD数据进行对比验证,观测结果表明,两者的总体验证结果2均大于0.75,显示出较高的相关性,证明Himawari-8 AOD数据在我国地区也具有适用性,可以用于PM2.5-统计建模研究中。(3)针对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大区域范围上的PM2.5-模型构建具有显著的优势的特点,利用GWR建立湖北省PM2.5-模型,并通过与多元线性回归(MLR)模型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建模效果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总体而言,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反演PM2.5浓度的方法可以提供更大空间尺度上的PM2.5浓度的时空分布以及更为丰富时间尺度上的PM2.5信息,有效的弥补地面监测站点手段的不足,为PM2.5污染的预防和治理,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评估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其他文献
目前,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世界最为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环境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不仅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而且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因此,对于各类环境样品实施有效的监测变得至关重要。样品前处理技术作为样品分析过程中的关键一步,承担将分析物从复杂的原始基质中富集并分离至溶剂中的工作,决定了最终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样品前处理技术已从早期的费时费力的工作变得越来越简单、方便,与
大数据技术为精准扶贫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但在大数据精准扶贫战略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多源异构数据组织混乱、跨领域数据关联程度低、海量数据处理效率低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大数据先进技术优势的发挥,影响了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成效。数据融合技术能集成多源异构数据的优势信息,挖掘不同来源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整合生成一套信息更丰富、现势性更好、语义更完整的高质量数据集。精准扶贫数据融合计算量大,传统的单机集中式处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内分泌干扰物在水体中被检测到。双酚A作为一种有毒且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和环境有着巨大的危害。高级氧化技术通过产生羟基自由基,可以将水中的双酚A去除。经典的芬顿技术是利用亚铁离子活化过氧化氢产生羟基自由基。相对于过氧化氢而言,过硫酸盐作为一种固体氧化剂,溶于水后也可以被过渡金属离子活化产生硫酸根自由基而使污染物得到降解。近年来,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表观遗传调控是在基因DNA序列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基因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是可遗传的,包含几种调节方式:DNA甲基化、核小体定位、染色质重塑及组蛋白修饰等。DNA甲基化是其中一种很重要的调控方式,它是指在DNA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作用下,将S-腺苷甲硫氨酸上的甲基基团转移到DNA分子上,这种变化一般发生在胞嘧啶上。DNA甲基化需要DNA甲基转移酶维持,DNA甲基转移酶突变时,可引起某些基因的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但是大气污染问题仍然严重,许多城市甚至城市群经常且长时间遭受雾霾的侵袭,尤以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为甚。PM2.5是霾的主要成分,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控制PM2.5浓度成为雾霾治理的关键。有效掌握PM2.5浓度的历史时空演变规律并对未来浓度做到准确预测对人们的生活决策和政府相关政策措施的执行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目标是实现全区域全天时PM2.5浓度细粒度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草地退化和土地沙化是青藏高原地区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由于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干旱,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为沙化土地治理和生态环境改善带来了困难。环境工作者为改善高原山坡沙地地区生态环境,在这些地区开展了植被恢复工作,为了探究地形对植被恢复效果的影响,需要对这些地区的地形情况以及植被的生长、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传统的方法以实地调查为主,往往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与时间成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有限的土地资源与日益增长的城市发展需求处于逐渐失衡状态,造成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开发,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自然过度开发等土地生态问题。一方面,国家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引导土地资源生态建设,对构建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格局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现有的土地利用布局难以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进行研究,促使土地利用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共进。因此,考虑
城市热点区域往往承担着交通、商业、教育等重要的城市功能,对其进行分析和提取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城市热点具有时空特性,其分布和强度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对热点区域进行动态和实时的探测有助于政府部门实时监控城市的交通和人群状况、避免踩踏等极端事件发生,也有助于市民合理规划出行方案。实现热点的动态探测不仅要求数据源保持持续更新,也要求分析算法具备增量学习的能力。时空数据流是一种由空间定位设备产生并上传
随着测图技术的发展,测图方式逐渐由原来的固定站式转为移动式,测图范围也从室外逐渐延伸到室内。测图技术离不开定位技术,相比室外依托导航卫星的成熟定位解决方案,室内定位环境更加复杂,定位实现更加困难。本文以自主研发的移动测图背包为平台,以激光雷达扫描测距仪和惯性测量单元为主要传感器,探索在未知的结构化环境中的室内定位导航方案,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所使用的惯性器件的误差模型并量化了
点云数据是一种重要的三维数据,随着快速获取点云的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点云的数据量也在快速增加,亟需有效的数据压缩方法。常见的点云压缩方法有无损压缩和点云精简,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基于空间索引、k近邻搜索等方法,研究了点云的无损和有损压缩。无损压缩是一类比较通用的压缩方法。信息熵理论指出,无损编码压缩有一定的压缩限度。统计编码是无损压缩的一类重要方法,其中算术编码能够取得接近信息熵的压缩效果。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