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通信系统中的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langao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移动通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无线传输数据速率和QoS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克服多径效应便成为提高通信质量必需解决的首要问题。然而,抗多径衰落的MIMO技术在很多无线环境中由于受移动终端的尺寸、复杂度和其它一些因素的限制,在移动终端安装多副天线是不现实的。因此,协作分集作为一种新的空域分集技术,近年来得到了通信业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协作通信的主要方式有放大转发(AF)、解码转发(DF)、编码协作(CC)等。相比其它协作方式,放大转发实现简单,中继节点只需要将接收到的源节点的信号放大后转发给目的节点,但性能上却可以获得全分集增益,因而更得业界青睐。本论文针对传统的半双工放大转发协作通信系统,研究了中继的“协作时机”和系统性能的改进问题。论文首先分析了一种以遍历容量上界为目标函数的近似最优功率分配方案(OPA),即通过对源—目的节点与中继—目的节点的统计信道增益比较来判定是否采用协作通信模式;然后分别针对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的关键技术,在静态无线网络中,做了详细的理论研究和性能分析,通过仿真发现近似最优的功率分配方案不仅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遍历容量,而且误码率SER也略有改善;在此基础上,论文最后提出两种改进的联合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的算法,即S-AR和S-OR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AF资源分配的方法相比,S-AR算法和S-OR算法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遍历容量,且S-AR算法的性能要优于S-OR算法。
其他文献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分布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能够协作的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监测对象的信息,并通过无线的方式传送给观察者,可广泛应用于军事
智能线路巡检系统是根据电信部门的线路与基站巡检的实际需求而开发,通过结合GPS定位技术、GSM/GPRS传输技术、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的巡检管理及巡检实
在智能虚拟环境领域,越来越多的工程应用中需要引入智能虚拟化身这一类通常在应用系统虚拟环境中替代人类执行某种任务的特殊智能虚拟人,这是因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归根到底离不
自由空间光通信(FSO)以激光为传输媒介,信号方向性强,能量集中,没有同频干扰和临近波段的串扰,而且作为一种物理层传输设备,现有任何传输协议如TCP/IP可以容易地叠加上去。FSO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宽带化和宽带移动化是通信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是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即用户网络到核心网络接入瓶颈的有效途径。目前,宽带
在中低分辨率SAR图像中,基于像素级的分类和检索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实验效果。但是随着分辨率的提高,SAR图像的数据量更大、地物特征更明显以及空间信息更丰富等特性,同时像
随着网络规模的快速扩大以及用户对网络资源需求的显著增加,使得网络测试成本和系统资源需求总量均明显提高。若仍采用实际测试方法来验证网络性能,则会出现系统资源不足、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