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视野下的居家养老服务券制度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sx2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应对我国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居家养老服务券作为行政管理创新的一种方式在各地加以推广。在行政法视野下,这一模式本质上是福利民营化思潮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体现;在法律属性上,融合了行政契约、行政给付、行政调查等多种行政活动方式;在实践运用中,则存在监管责任缺失、公共利益失衡、契约管理意识淡薄、缺乏法律规制的风险。因此,亟需将这种行政管理新方式纳入法律框架内加以审视。本文以居家养老服务券管理中政府、服务提供商、老年人构成的“三元主体”框架作为法律关系分析的起点,从权利义务合理分配、政府对服务供应市场的监管及完善程序性制度构建三个方面,论证了制度完善的途径。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居家养老服务券产生的背景,首先阐述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急迫性,说明居家养老服务的现实需要,其次分析居家养老服务券作为居家养老服务推行的一种新型手段的性质,最后从应然层面阐述居家养老服务券的制度功能。第二章阐述居家养老服务券在我国的运行状况。首先梳理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的具体政策、试点经验和操作模式,其次以笔者作专门调研的杭州市西湖区居养老服务券模式为研究样本,分析杭州模式在评估程序、告知程序、监管机制等行政程序方面的可取之处。第三章从实然层面考察居家养老服务券的落实状况,着重提出居家养老服务券运行中的三大问题:政府职能转变导致监管责任缺失,服务提供商逐利性与社会福利公益性存在失衡危险,行政机关契约管理意识淡薄,导致公法遁入私法缺乏行政法上的理论指导和立法上对创新制度的法律支持。第四章提出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券制度的建议,首先应合理分配“三元主体”权利义务,其次建议确立服务提供商准入监管机制、细化居家养老服务协议条款,最后建立以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居家养老服务券不当使用的返还程序为主的程序性保障制度。文章最后指出在行政法视野下考察居家养老服务券的问题或许只是治标之策,真正提高福利才是治本之源。而居家养老服务券也只是社会福利民营化——公私协作研究的一个领域和视角,但必然是行政法理论革新的趋势,期待更多的行政法研究给我们勾画一副更美的画卷。
其他文献
由于管理情境的巨大差异,生发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领导理论是否完全适合东方文化中的企业是存在疑问的。本文对家长式领导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员工创新行为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构建
未来,我国农业人口将主要围绕在居住地周边乡镇生产、生活。通过对农户资金的内在需求进行分析,才能合理、科学地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具体就创新方面而言,主要体现在:基于既定
通过对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现状进行描述,分析了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的特点。选取27个省市1995—2008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对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
新《刑事诉讼法》根据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设立了多项教育、感化和挽救未成年人的制度,犯罪记录封存便是其中之一。犯罪记录封存是指在绝大多数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要求办案
本文对国内外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进行梳理,归纳主流理论框架和实践经验,为企业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分析了目前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工程所用的各种电压源型多电平换流器的拓扑、工作原理和调制策略,比较了它们之间的优劣。重点介绍目前最新型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在柔
婚姻家庭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夫妻共同财产是婚姻家庭关系中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稳定和维持婚姻关系、保护夫妻双方的合法财产权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我国社会市场
旅游业作为“无烟型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它集众多产业于一体,影响范围广,在各国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浪潮中,旅游服务贸易发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资源的流动频繁发生如企业的并购、重组等等,对企业价值的评估已成为热点,自然对其评估方法的研究也就更加有必要。现今在我国对企
城市公共交通直接关系到公民生活的重要领域,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之一,公共交通服务是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制约我国许多城市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公共交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