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市,为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促进社会和谐,国家一直在大力倡导发展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是地方政府卫生行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担负起群众健康“守门人”的职责,对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优化医疗卫生服务,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自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决定》提出“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以来,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得到了积极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积极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措施,加大投入,完善体制机制,有力的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与质量显著提高,群众满意度也持续上升,社区卫生服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然而,我国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发展水平及速度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总体上发展相对缓慢,表现为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缺乏长效筹资机制,社区卫生人员素质过低、社区卫生服务普及难,市民对其知晓率、认同度低,城市的基本公共卫生覆盖状况不理想,城市中仍有相当部分低收入人群的初级卫生保健难得保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身发展不完善等问题。本文从政府卫生行政工作管理的角度出发,在对文献资料的分析和社会调查访问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存在诸如认同度低、设备短缺、人才队伍落后、资源利用效率低、运行机制错位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政府政策的运行角度分析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问题的原因,主要有:重视不够、相关配套政策缺失、政策执行偏差、监管体系欠缺、不完善。进而提出了完善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议,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政府强化认识宣传,科学制定公共政策,完善法律法规,完善提供社区卫生服务的各项配套运行政策,引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身发展等不同渠道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