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战略性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jing03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中,战略性风险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威胁,这已是理论界及实务界的共识。美国COSO(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委员会将原《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改为《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并将风险管理上升到战略高度。此后,各国纷纷出台有关战略风险控制的规范性文件。但由于风险的实质就是不确定性,而战略又具有高度概括性及长期性,使得对战略性风险的评价成为理论界及实务界的难题,从而影响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本文试图引入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寻找战略性风险评价和控制的有效途径,所做的主要工作及观点如下:   (1)总结了战略性风险管理研究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理论及方法,对各种理论及方法进行评述,肯定了战略性风险的研究成效,但认为目前还未能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战略性风险评价及控制体系。说明了限制战略性风险管理研究的瓶颈问题是对战略决策及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风险后果难以客观确认及计量,从而奠定了本文的研究方向。   (2)明确了战略性风险及战略性风险容量的概念,认为战略性风险就是战略实际执行的效果同应有的战略预期成果之间的差距。而战略性风险容量是指企业可以承受的风险量,具体表示为某项战略性风险线低于零风险线的程度。   (3)分析了战略性风险的形成机理及具体影响因素,认为战略性风险是由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失衡引起的。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证明各外部风险因素及内部风险因素对战略性风险影响的原理及程度,以及战略性风险后果的构成因子,归纳出衡量战略性风险的三项指标:战略性盈利能力风险、战略性经营能力风险及战略性竞争能力风险。   (4)分析了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在企业战略性风险评价中的适用性及优势,并结合SWOT战略分析法,以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及杜邦分析法对企业的三项战略性风险指标建立系统动力学评价模型(SRE模型),对企业战略性风险及其风险容量进行分析评价,并通过案例证明企业战略性风险评价模型(SRE)的有效性及可用性。   (5)将战略性风险的评价结果同战略性风险的形成因素相联系,建立战略性风险控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依据对企业战略性风险及战略性风险容量的变化的合理度量,对战略的具体执行方案的调整乃至战略决策的转移,实现对战略性风险的有效控制。  
其他文献
期刊
摘 要: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开展英语合作学习是实践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它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本文就合作学习理论在听写、阅读、口语、写作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初中英语教学 应用    随着初中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初中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现象日益明显,两极分化现象渐趋严重。在这种
中国企业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而成为全球关注的中心,而物流则随着中国企业的发展而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如何在中国的物流市场上取得成功,如何在中国市场构建
北京美洲俱乐部开业于2000年,是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唯——家拥有国际品牌的高端私人俱乐部,与香港美洲俱乐部、台北美洲俱乐部、新加坡美洲俱乐部、东京美洲俱乐部等享有同一品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力资本已经逐渐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本,对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长和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企业获取和提升其人力资本的唯一途径已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