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化的现代社会,21世纪劳动者将是能够适应新变化以及善于接纳新思想的人。因此,在我们周围的信息中汲取有用的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关系,并得出有用的结论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符合现今这个时代的需求。许多国家都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我国也从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纲要》和《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问题解决的能力提出要求,并强调其重要性。本研究将对延边地区某朝鲜族小学6年级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并对其结果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培养朝鲜族小学6年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策略。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法,调查延吉市某所朝鲜族小学6年级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的现状,得出如下结果:在实际情境中,学生难以自觉地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的背景了解不够,缺乏对知识由来过程的理解;难以自觉地把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与经验综合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只能机械地解决常规的数学问题,当把这些数学问题放在新的情境当中时,却难以联系常规问题的解题策略和办法。综合以上调查结果,本文对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薄弱的原因分析为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差,影响问题表征能力;问题的目标意识淡薄,影响解题策略的形成;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影响解题计划的制定;没把握好数学解题步骤,影响反思评价的能力。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提出如下教学策略:(1)锻炼学生用数学角度看生活,培养学生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2)加强情境教学,培养学生顺利表征、查找数量关系,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3)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形成解题策略、预设和制定解题方案的能力。(4)提倡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反思、检验与评价的水平。(5)构建适合学生的新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