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20年来,随着输尿管软镜的更新换代,提高了上尿路疾病的诊疗水平,并减少了术后复发率。但是光学纤维输尿管软镜在实际操作中暴露出视野小,清晰度低,操作不便,容易发生光线断裂以及需要经常维修的限制条件。新一代的电子输尿管软镜(一奥林巴斯URF-V为例)应运而生,对相关限制进行了改进。目的探讨光学纤维和电子输尿管软镜在泌尿外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特点。材料和方法对比Olympus URF-P5光学纤维输尿管软镜(FFU)和Olympus URF-P5电子输尿管软镜(DFU)的使用特点。82例使用输尿管软镜患者中59例采用DFU,23例采用FFU。可操作性和可视性采用1到5的分数评估。比较两组之间的可操作性、可视性、使用寿命,一次进境成功率、结石平均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非结石诊治平均手术时间。采用逆行手术,取截石位。(1)上尿路结石:麻醉成功后,应用输尿管硬镜探查输尿管走行及有无狭窄,放置COOK斑马导丝一根,退出输尿管硬镜,沿导丝植入COOK14F电子输尿管软镜鞘管扩张器+外鞘。退出扩张器芯,保留扩张鞘,沿导丝置入Olympus UFR+p5输尿管软镜或OlymupusUFR-V电子输尿管软镜进入输尿管,逆行进入肾盂、肾盏,确定结石位置及数量,经软镜工作通道,将365um激光光纤(肾下盏结石选择200um光纤)置入至工作通道前端1cm。光纤连接Versapulse PowSuite钬激光碎石机(Lumenis科医人医疗激光公司),功率0.8-1.5J,10-25Hz,10-35W。将结石碎石至<2mm,术中始终保持冲洗通畅,以便提供良好的视野及冲出细小的结石。使用取石钳或者套石篮将较大的结石取出,剩余较小结石可于术后患者自行排出,碎石结束后留置3F双J管及尿管。如因输尿管迂曲或较细,可留置F8的双J管,2周后二期手术。结果FFU和DFU获得的平均得分:可操作性为3.54vs4.37;可视性为3.23vs4.76。使用寿命为1995min vs4135min。两组在上尿路非结石疾病诊治的手术平均时间(80. Omin±22.8min vs63.3min±17.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在一次进镜成功率(16/17vs39/47)、结石手术平均时间(94.7min±44.3min vs86.5min±30.5min).结石清除率(14/16vs37/39)、并发症发生率(4/17vs11/4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FU在可操作性和可见性具有优越性,虽然并没有缩短结石手术平均时间,未能提高结石清除率,但是对于上尿路非结石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DFU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FFU。另外DFU的寿命期更长,并且可靠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