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视角下的机场服务模式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zhe14790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是指互联网对社会经济的全方位渗透,企业业务模式在“互联网+”环境下必然需要进行变化。移动互联是“互联网+”的核心之一。很多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基于移动互联的业务模式创新与信息化蓝图,机场也不例外。S机场近年来在移动互联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与实践,已经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基本是一些信息孤岛,缺乏全局性、系统性的考虑与规划,制约了S机场移动互联应用的进一步深化。本文从S机场集团角度出发,对移动互联视角下的机场服务模式进行系统的研究。创新性工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机场业务与移动应用的基础上,基于传统波特价值链模型给出了机场移动服务价值链模型。(2)从S机场战略角度出发,以实现机场移动化运营、管理、服务为主要目标,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将机场服务重新定义四个服务对象为:面向旅客服务、面向航空公司服务、面向驻场单位服务、面向企业内部管理服务。针对机场四个服务对象的移动化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梳理,对应提出了机场B2C(企业对消费者应用)模式的移动服务、机场B2B(企业对企业应用)模式和机场B2E(企业对企业内部应用)模式的移动服务,从而全面构建了S机场的移动服务模式和蓝图。(3)根据移动服务模式和蓝图设计了S机场统一移动服务运营平台,并给出了移动技术体系架构,包括业务架构、技术架构、应用架构以及相应的管理体系,并结合当前移动业务开发技术和国际国内移动业务开发平台的比较分析,综合考量各家的优缺点,给出了服务模式实施落地的技术和开发平台选择建议。为规划好的S机场移动服务模式的建设与实施提供参考。(4)通过机场移动服务模式和蓝图以及技术体系的研究与设计,实现S机场内部通过移动技术获取机场各业务系统数据,为S机场集团工作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生产、管理数据和分析报告;通过移动技术化为到港旅客提供机场信息、自助流程、移动电子商务等全程个性化服务;针对机场相关单位及机场周边商业环境,通过移动技术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本文成果旨在为S机场集团后续三年移动互联相关应用提供借鉴,同时,为国内其他机场的移动互联相关应用提供参考。目前,部分成果已经得到S机场集团的认可与接受。
其他文献
应试教育的弊端日益显露,中国的教育质量急需得到大幅度提升,因此近些年国家大力提倡要进行素质教育,这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为了配合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不良生活习惯、环境污染、以及缺乏癌症早期筛查有效手段和传统手段治愈率较低等因素,我国已成为癌症发病和死亡大国,这既增加了我国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长期得益于经济增长、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等固定投资拉动的建筑设计行业,也结束了长期高速增长的时代,而且受制于经济大环境在进入新常态后面临的巨大增
经济全球化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对组织的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员工绩效受到学者和企业的高度关注;影响工作绩效受到个人和
周期性时间序列大量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之中,比如奶牛的产奶量序列、GDP序列、上海市月度最高气温序列等等。有一些时间序列看起来像是具有周期性,但是其“周期”
灰铸铁制动盘是汽车制动器关键的安全件之一,通常要求制动盘内外部不允许存在任何缩松缺陷,对于众多车型,不同尺寸结构的制动盘来说,实际很难用简单而又单一的方法来预防缩松
肥胖症是全球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过多的能量摄入、和不足以抵消摄入量的能量消耗以及随后的肥胖与疾病、残疾和死亡率呈正相关。已有很多研究证明,肠道菌群对宿主代谢
水资源日益短缺是全球农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干旱成为限制作物生产力的最大限制性因子,在所有自然灾害中居首位,作物在盐胁迫条件下的反应和抗(耐)机理,很多表现与干旱胁迫相同
随着国六法规的实行,柴油机排放物限值更低,这对柴油机后处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国六排放标准采用的瞬态测试循环(World Harmonized Transient Cycle,WHTC)的中、低负荷工况点较多,该区域内发动机排气温度普遍较低(150~350°C)。不利于后处理系统催化氧化,导致柴油机排放增多,此时需要进入排气温度控制策略,提高排气温度,使其满足柴油机后处理系统。DOC作为后处理
万物互联和5G技术为软件研发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软件企业要赢得国际市场的青睐,就必须达到国际标准。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简称CMMI)是一套由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和美国国防工业协会共同研发的国际公认的软件企业管理标准。CMMI软件评估通过评估师现场考察的方式,为软件研发企业评定等级,并提供管理改进方案。本报告记录了笔者实习期间为